芦芽山地属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沂州宁化县西北。其地,山峦叠嶂,峰高壑险,森林广袤,众多溪流穿行其中。其主峰‘芦芽’,覆压千山,势拔万尺,携云夹雾,直入天空。因其状如芦芽破土,是故取名“芦芽山”
华严寺距芦芽主峰西北十里,四面环山。其东、西、北侧山势雄伟,唯有其南山相对平坦,虽林木茂密,却有道路直通山外,是连接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华严寺整座寺庙坐北朝南,占地二百余亩,呈长方形,外有高墙护寺,内有林木石桥,黄墙红瓦,禅香环绕。寺庙由南入院,过山门,进禅院,在两侧放生池旁,东西分立钟、鼓双楼。由此往北而上,地势逐渐升高,居中主体建筑依次为天王殿,罗汉堂,法堂、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阁,方丈室。再往前行,在方丈室的后身可见一座五尺高的石台,其上耸立有十多米高的极乐塔。寺内还设有会堂及茶堂,位于钟楼的后方。而慈善堂及练功房,依次先后排列在鼓楼身后。再有祖师殿及伽蓝殿,相对侧列在法堂和大雄宝殿之间。又有文殊与普贤两殿,左右对望于藏经阁之前。寺院的僧舍、客房均罗列在寺院两侧的墙内。另外,库房、杂院、饭堂、菜园由东往西排在了宝塔之后,紧邻寺院的北墙。寺院之外,在东西山脚均垦有大片的农地,若是到了春夏季节,院内僧众需每日在此出坡劳作。在紧邻东西外墙的地方,沿两边高墙各有三块操场,寺内的僧人经常来此经行或者习武锻炼。
华严寺僧众约六百有余,方丈为智清大师,其下两处寺庙,除华严寺外,另有新建半载的普华寺,在距此四百里外真定府的行唐县境内。
当时,北宋皇帝宋徽宗尊崇道教,削弱其它教会发展。因其暗地禁佛,使得北宋境内多数佛教寺院香火不济,其僧人或返俗或流离失所,许多寺庙出现荒废。然而,这却使得本不兴旺的偏远地区的寺庙因此而得以发展,各地信徒的财资也涌向了较为偏远的地区。像华严寺这般临近北宋、西夏、辽国三国交界处的寺院更是得以迅猛扩展,虽因地处偏僻少有人来,但却免不了吃斋念佛的大户捐金注银,更有许多僧侣千里迢迢投奔到这里,如华严寺住持宝觉师傅以及普华寺住持宝通师傅均来自少林寺。正因上述所讲,此时的华严寺正处在聚人聚物的鼎盛时期。
是夜,原贞和尚返回华严寺。进入山门,其他僧人见原贞和尚胸前绑着个东西,便凑过来询问。原贞本不想言语,但碍于别人脸面就只得实话说是婴儿。别人继续问,就说急着回房安置孩子,不再做更多的解释。期间,听得背后有人笑问,是不是原贞和尚在外私生的孩子,原贞和尚也装作没听见,径直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