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办公用房,包括警卫室、值班室、裁判室、记者室、其它办公室等等,以满足这些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设备用房,包括广播室、转播室、灯光控制室、积分计时机房、通风空调机房、泵房、器材库等等,以满足比赛和转播的需求。”
“在划分这些功能分区的时候,既要保证使用便利,又要满足消防、人员疏散的需求,同时不同人流的动线设置也是不一样的……”
这些东西听起来复杂,不过对照图纸理解起来就比较轻松了,这些标准有的工人体育场能够满足,但大部分都已经落伍,确实要进行改建。
“有了小林同学的设计稿件做参考,我们总算是知道该往那个方向改,又该达到什么标准了!”几位资深建筑师放松下来。
但大领导还有疑问,“照这么看来,工人体育场必须要大修才行啊,这个能做到么?该不会原地重修还不如在其他地方重建一座新的更花钱吧?”
“大型体育场馆的翻修,在国际上是有不少先例的;当初在乌鲁迪设计这座体育场的时候,林楼同学就给我们举了意大利米兰梅亚扎球场的例子,这座球场最初设计为一个简单的矩形界面,是由四个典型的英式支柱构造支撑;后来进行了几次改造,扩大了看台的数量!从原来的第一代体育场改为现在的第二代体育场。”
“就图纸上的这些内容来看,我们需要做的最大改动是增加看台,以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原本工人体育场的地基就打得很牢固,虽然还没有经过详细计算,但是初步判断,远比重新修建一座体育场要省钱。”当初设计了工人体育场的欧阳骖指着林楼的图纸说道。
“功能分区只是涉及的改动比增加看台就更少了,这些也可以做到。”有了现成的例子,大家摸清楚了方向,发言愈发踊跃起来。
但这都是纸上谈兵,没有林楼在场,终究有些不合适,聊了一会儿,大领导也琢磨出味来了,于是说道,“既然这样,那就给林楼同学一个顾问的称号,等下次开会的时候,让他也一起来讨论!”
“小刘,既然你和林楼同学打过交道,看看咱们下次开会的时间是几号?他能不能从老家赶回来。”这项工作就交给刘桐负责了。
“按照日程安排,应该是年初六,大学还没开学呢!不过我给他打个电话吧,让他早点过来。”刘桐答应下来。
散会之后,他从李庆熙那拿到了林绳斌办公室的电话,直接打了过去,“喂,你好,请问是南江市外贸局的林绳斌同志,也就是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林楼同学的父亲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