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亲家说的,他哪敢要,听着是想他家三丫在老夫人前面第一句话,可丫鬟护主有恩是本分啊。
他家三丫只要一日不脱离高府,就是他们高府的丫鬟,哪能不怕收了搞不好他家三丫小命都保不住了。
和亲家比起来,亲家母对三丫就差大了,好在还知道每年做几双鞋让亲家带给三丫,不然这娘当的!
说一千道一万,也就三丫能体谅人,换个心窄的,这样的娘,还想她供着,不翻旧账已经是孝顺闺女了。
心想之间,刘氏夸着夸着亲家母的同时,很自然的话题一转,便转到了周半夏这个老儿媳身上。
先是说起了她这个老儿媳有多贴心,引出她家三丫有多重情重义的本意,借此隐晦地表示孩子不会忘了她叔父婶娘大恩之意。
周夫人虽说之前一直无缘和刘氏见面,但这一路来的相处,加上从周墨兰平日里的来信中提到的一桩桩大事小事,她到底还是对于她家夏儿的婆婆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此时,这位多会说话。
她自认是俗人,但还是很乐意听到她家夏儿的婆母视夏儿如亲女的为夏儿谋划,不枉她家夏儿也敬重婆母。
至于刘氏的言外之意,周夫人并未放在心上,她家夏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她当婶娘的能不知?
她敢说她这个婶娘比看着夏儿长大的高老夫人还深知夏儿秉性,她家夏儿可不就是个实心眼的傻孩子!
殊不知有多少人,穷人咋富的,一遭得势便立马自觉高人一等,完全忘了给自己多留点余地。
可她家夏儿呢?
为人处有着和她年纪极少匹配的通透,又过于实诚。
高老夫人今日只让高大夫人携带长子长孙相迎一举,看似应了夏儿她叔父本意,实则还是另辟途径了。
等被夏儿以后得知,这傻孩子才不管她身份并不输于高府嫡长女,只会觉得欠高老夫人的恩情更多了。
重情重义是好,但何曾不是很容易被有心人抓住软肋。
不说人老成精的高老夫人,即便是齐师弟才见过夏儿几回,他就看出夏儿最难得可贵的是知恩重义。
他就直言相中江哥儿有这么一位重情重义的三姐在,即使有朝一日平步青云也不敢委屈慧姐儿。
更甚者为了能让夏儿顺顺利利产子,齐师弟是连他那位视为亲妹子的林师妹也不藏着掖着了……
这些想法,周夫人自认刘氏这位亲家母不同于弟媳李氏,不好什么都和亲家母坦言相告。
好比说,高府与他们周府固然有相救之恩,但此恩的前提,是高老夫人的娘家夫家皆有先欠下周家大恩。
抛开周府先祖梁国公是如何在太宗十二年为高老夫人先祖洗清冤屈得以从诏狱出来之类的大恩不说。
单单高老夫人的祖父早年被卷入贪墨军一案,若不是高老夫人求到当时还是福安县主的大姐面前。
大姐又恳求当时还是世袭罔替的祖父梁国公上奏折重审此案免得殃及无辜,否则何来的如今超一品高老夫人。
周夫人正迟疑着要不要趁此次难得的机会挑些能说的事儿,好让这位精明的亲家母往后在她家夏儿前面多提点一二。
不等她做出选择,马车缓缓停下。
进内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