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帝国重臣一致认为,当以兴盛太平文明为主旨,尽可能少地以政见取人,所以大秦立国之初是海纳百川,不再像大争之世一般以治国理念为筛选标准。”
“但其中却有明文,必须拥戴新政!”
“这一点,你可还记得?”
“儿臣记得。”扶苏额头已有汗滴溢出。
嬴政冷笑一声。
继续道:
“秦儒疏离,秦儒相轻,其来有自也。”
“孔子西行不入秦,后来儒家名士也极少入秦,即是游历列国,儒家之士也极少涉足秦国,其中原因众多,儒家蔑视秦人秦风,把秦视为愚昧蛮夷却是不争的事实。”
“孝公先祖之前,秦人对儒家轻视无可奈何。”
“而自孝公商鞅变法后,秦国开始广罗经世人才,从那时起,秦便对主张复辟与仁政的儒家开始打心眼里蔑视,正是这种相互蔑视,以至战国百余年,山东士人大量流入秦国,但儒家之士却寥寥。”
“秦一统之后,朕为何重用儒家。”
“这便是原因。”
“因为一旦秦能敬儒而用,无疑是海纳百川最好的证明。”
“所以大秦立国之后,朕便将这个近百年几为天下遗忘的曾经的显学流派,以诏书隆重显赫的方式推上了帝国政坛,朕甚至将孔鲋任命为了几比旧时诸侯的高爵。”
“然儒家是如何回报大秦的?”
“儒家可曾对朕、对大秦投桃报李?”
“没有!”
“儒家犹如旧病复发,依旧一意孤行,外界稍微对其指责,便顿感受到了侮辱,而且矢志复辟,对大秦新政叱骂连连,甚至是嗤之以鼻,根本没有任何中庸之心。”
“儒不仁,朕何义?!”
嬴政的目光变得前所未有之冷漠。
“父皇......”
嬴政冷声道:“下去好好想想吧,若是连这点小事都理会不清,日后还能做大事?”
扶苏脸色一白,“敢请父皇教诲。”
“朕懒得说!”嬴政见扶苏还不明白,顿时拍案怒喝了一声,扶苏吓得脸色苍白,额头已是大汗淋漓,直接长跪在地。
“下去!”
扶苏叩首,只能转身离开。
去到殿外,扶苏一脸痛苦,这是父皇第一次这么耐心说话,却几乎没有涉及焚书的任何事,以父皇的秉性,若是做了决定,恐都不会轻易改变,但扶苏依旧有些不甘。
思来想去。
还是想去跟丞相李斯说说。
毕竟。
李斯是在大政方略上,最能于父皇沟通的重臣。
想到父皇曾经指责过自己没有洞察之能,没有权谋意识,连最简单的君臣之道也弄不明白,因而没敢明说来意,只是以查询泗水郡民户数量为由来探视李丞相。
进入丞相府政事堂。
见到扶苏,李斯起身道:“见过长公子。”
扶苏连忙一拱手:“我从泗水郡回来,却是对泗水郡以往的民户数量有所疑虑,还望没有打扰政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