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禅轻声道。
“不过在此之前,该走的流程还是要完成,先录名吧。”
这座祖师堂,乃一方类似秘境的小天地,其中交织法与理,作为屋舍梁柱,支撑上下四宇。
唯有持掌门印信,以及承继通文馆衣钵,受到认可。
才能迈过“门槛”,进到里面,觐见祖师。
宁海禅难得露出郑重之色,躬身敬三支香,拜过历代祖师。
随后大手一招,宽阔如巨殿的祖师堂微微一震,凭空凝聚青白相间的玉质谱牒。
“阿七,上前。”
白启闻言,踏出两步,垂首以对,将手掌按向那方悬浮的玉质谱牒。
“嗡”的一下,好似闷雷炸开,四面八方如浪潮涌动,荡起层层涟漪。
十一幅画像无风自动,仿佛凝成实质的打量目光,掠过白启。
紧接着,那方玉质谱牒宛若软化的泥浆,被他压出真切的手印。
纹路交错,化为斗大字迹,烙印在上方。
白!
启!
“祖师堂接纳了我,至此才算真正亲传……”
白启莫名产生一种与这方天地紧密相连的错觉,更准确来说,是一股心神交融的悸动。
他再次望向高挂的祖师爷画像,似乎显得……亲近了?
“也就是道丧之后,繁文缛节不再盛行,放在三千年前,我收你做亲传,必须以金书玉牒录其名姓、生辰八字,投书于天,埋牒在地,等同昭告天地、山河。”
宁海禅微微笑道,通文馆终究是没落的法脉,只剩下真功传承,像什么山门、库藏、完整谱牒一概皆无。
换成七大上宗,五座道宗,从内门、真传、主脉首座,按照身份高低,记载忌讳。
所谓忌讳,忌是死期,讳是名姓。
更详细的,还会注明父统诸子,子系于父,配偶关系,一目了然。
密密麻麻,铺展开来,几乎能够覆盖黑水河。
“这就是记名跟亲传的区别么?记名,只算投在通文馆门下,不会录在谱牒之上。亲传,才是日后承接衣钵的中坚砥柱!”
白启若有所思,他并未看到大师兄成元龙的名字。
“入过祖师堂,录名于谱牒,算礼成了。”
宁海禅忽地一笑:
“拜在通文馆门下,做我宁海禅的亲传,别的好处怕是没有,就一样还成——只要你能学得会,真功武道不会短缺。
这座祖师堂中,有着绝大多数的历代祖师,也就是掌门人的留影烙印。”
通文馆并非代代能出强横之辈,半道身死的屡见不鲜。
道丧足足三千年,外加此前横跨的八百年岁月。
三千八百载,拢共才挂上十一幅画像。
可见大道之无情!
宁海禅自称十二代掌门,并非只传这么多代,而是够资格进祖师堂,配得上“掌门”二字的,唯有十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