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就在杨修的言行令蔡吉与杨彪等人都颇感尴尬之时,忽见不远处又走来了两个华服男子。蔡吉定睛一瞧赫然就是孔融与刘备。联想到数日前在岔路口的那次相遇,蔡吉不得不在心中感叹,这可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蔡吉在看到孔融与刘备的同时,对方也在第一也注意到了她蔡吉的存在。特别是孔融在向刘备拱了下手说了几句之后,便径直走到蔡吉面前,二话不说就冲着她躬身一揖,朗声说道,“融替家眷谢过蔡府君不杀之恩。”
唉?这唱的是哪出啊。孔融这算是在谢呢?还是在损。蔡吉虽然能感受出孔融的话中带话,但人家既已作了揖,也说了个“谢”字。总不成当着杨彪、吴硕的面同他抬杠。因此这会儿的蔡吉便装着没听懂孔融的话外之音,拱手还礼道,“孔少府大义弃官,本府怎敢伤及少府家眷。”
孔融见蔡吉一口咬定北海的事是弃官而走,而非东莱不宣而战,不禁暗生气恼。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孔融也不好公开反驳蔡吉的说法。毕竟堂堂一郡之首让人不费一兵一卒地赶出北海可不是件光彩的事。于是他只得冷哼着一甩长袖不再搭理蔡吉。
与此同时紧随孔融之后的刘备眼见现场气氛颇为诡异,当即快步上前先向杨彪行礼道,“刘备见过杨太尉。”
“刘使君莫要多礼。”杨彪客套地还礼道。
可就在两人客套之时,忽听楼台上的杨修插嘴向刘备问道,“刘使君可会作诗乎?可会做赋乎?”
杨彪见对两个当世豪杰都如此无礼,不禁在心中暗骂“竖子”。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又无法直接教训,于是他只得干咳一声朝刘备与蔡吉歉然道,“犬子已醉。二位不如随老夫去那边的竹亭歇息。”
哪知刘备却对杨修的冲撞毫不在意。只见他淡然地向杨彪父子拱手道,“无妨,备不会作诗,也不会做赋。然能听众吟诗作赋亦是桩美事。”
啧~不愧是刘玄德,真会哩。蔡吉在心中暗自揶揄了一下之后,便也顺着刘备的话头附和道,“刘使君言之有理。难得许都才子齐聚于此,吾等要是离开,岂不惜哉。”
一旁的吴硕见刘备和蔡吉你一言我一语地为杨彪打圆场,在暗自点头之余,亦向杨彪提议道,“文先公,年轻人自有年轻的想法。吾等老翁还是去竹亭对弈吧。”
杨彪听吴硕这么一说也不再勉强,在向刘备、蔡吉二人寒暄了几句之后,随同吴硕一起到竹亭下棋去了。而被留下的刘备、孔融、蔡吉、庞统四人则顺势加入到了杨修等人的集会之中。依照杨修的介绍在场另外四人皆是许都城内的青年才俊。但蔡吉听了一圈之后,发觉只对其中一位名叫徐干的年轻人有印象,因为其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成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