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讲的是七宗罪中的暴食之罪,若非有「圣法兰济」、「女神」等词汇,几乎与三教经典没有太大区别,自是让齐玄素大吃一惊——他都没有如此古文水平,可远在西方的一位枢机主教却有如此造诣,可见道门有专门研究西学之人,圣廷也有研究东学之人,正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两家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和平,更多还是因为离得太远的缘故,若是咫尺之遥,恐怕早已打得头破血流。
第四条消息,南洋最近有多股海盗出没,疑似与南洋、岭南等地方势力有关,道门严令婆罗洲道府和岭南道府配合,限期剿灭海盗,保证航路通畅,以保障贸易往来为重。
第五条消息,凤鳞州爆发战事,起因是拥有「摄政关白」继承权的御三家为了争夺「摄政关白」之位,大肆内斗。道门无意插手凤鳞州的内斗,按照惯例,无论是谁,道门只支持最终的赢家,谁赢了,道门就为谁加冕,道门只要凤麟洲,至于效忠的人是谁,不重要。
只是御三家的相持不下,道门的不作为,导致了凤鳞州的更大内乱。各地的大名们开始蠢蠢欲动,以还政于皇帝的名义,意图推翻执掌朝廷大权的摄政关白一系。
让道门感到不安的是,单纯的「尊王」逐渐演变为「尊王攘道」。
所谓的「攘道」,就是主张排斥道门,凤麟洲摆脱道门的控制,实现自治。
齐玄素看到这里,神色凝重起来。
一百年前,道门和东海水师海空并进,兵临秀京城下,逼迫当政掌权的摄政关白
臣服。
摄政关白表现出务实的态度,却引起了许多藩主和武士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屈辱投降,于是他们通过与摄政关白有矛盾的公卿策动凤麟洲皇帝下诏,拒不签约,并宣扬尊王攘。摄政关白下令抓捕、杀害大量反对人士,兴起大狱。反对派们也以牙还牙,刺杀了当时的摄政关白。只是在道门的强力支持下,继任的摄政关白还是镇压了反对派。
五十年前,反对派再次策动凤麟洲皇帝下诏,废约、闭港、驱逐道士,并派人火烧道观,先后炮击道门和东海水师的船只。于是道门和东海水师发起报复,道门出动了七艘「应龙」战舰,并运送了五千灵官登岸,迫使反对的地方藩主再次屈服。
后又经过近十年的战事,各地藩主反对势力也对摄政关白表示臣服。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反对一派重新考虑战略,只声讨反对摄政关白,不提「攘道」,道门也不再插手凤麟洲的具体事务。
这次摄政关白一系内斗,使得地方藩主们卷土重来,并且「尊王攘道」又有了抬头的趋势。
若是放任不管,只怕凤鳞州又是一场大乱。
金阙在邸报上正式提出,要保障凤麟洲的太平和稳定,防范地方势力趁机作乱。
这意味着道门要再次插手凤麟洲的内部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