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奉失去了营地,士卒四散,只剩下二千多人,又被朝廷指名乱贼,茫然四顾,信仰奔溃,不知前路向何方
只是反复对韩暹重复:“悔不听,悔不听张杨之言,引豺狼曹操入室。
如今回河东之路阻断,奈何,奈何?”
韩暹:“不如投靠袁术!”
杨奉:“起初偏向袁绍,坏了袁术大事,现在改为投靠,他会不会嫌我朝秦暮楚,将我等杀了?”
韩暹:“大兄还不明白。袁家两个根本不想侍奉当今天子!否则哪轮到曹操?
皇帝和董承也一定知道,否则在河东就已向魏郡而行!”
韩暹一向是个大老粗,说出这一番话来令杨奉十分惊讶:“几日不见,不想贤弟长了如此见识?”
“非我之见识!”
韩暹拍了拍手,请出一人来。
“多日不见,两位将军可好?”
杨奉看来人相貌古拙,眉毛修长,胡须花白,一望即知气度,见之仿见诗书,大为吃惊:“万万没想到竟然蔡君亲至!”
当即以弟子礼下拜。
蔡邕略微拱手,生生受了杨奉这一拜:“杨将军别来无恙?”
杨奉、韩暹官职更高,也不觉蔡邕托大,只是心中暗赞:不愧是帝师。
“蔡君来此,可是皇帝陛下有旨意?莫非要本将军束手就擒?”
杨奉被指名叛贼,剥夺官职,心里憋屈,说话就阴阳怪气。
韩暹:“曹操劫持皇帝,逼迫蔡师写檄文讨伐刘备,蔡师不肯,寻机走脱。”
这套说辞真真假假,杨奉却信以为真,无他,蔡邕是刘备丈人,刘曹水火不容,杨奉及时无多少政治智慧,也肯定蔡邕没有亲向袁、曹之立场:“蔡师何以教我脱此困局?”
曹操在司隶兵力数万,杨奉、韩暹没有天真到认为凭蔡邕一人凭三寸不烂之舌能扭转乾坤。
蔡邕轻飘飘的说了一句:“十天前,我从张杨处离开。”
杨奉、韩暹相视一眼,都能看出脸上喜悦:“张杨可愿借道回河东?”
蔡邕:“时值盛夏,大河水涨,曹操与张杨隔河相守,布防甚严,你们能不知不觉穿越百里到达河岸?
而你就可掌控杨奉余部。”
傅干心中赞叹好手段,蔡邕只用一席话不仅说得两将、千余老卒相投,还借机收编留下的千余士卒。
至于粮草,蔡邕从袁术这边借,刘备还。
只要有粮草,凭嵩山、伏牛山之广阔、险峻,与曹操周旋,又岂惧之!
傅干暗自可怜杨奉被人卖了还一脸感激。
读书人真真是得罪不得!
……
袁术得杨奉、韩暹并千余精锐,大喜。
袁术不缺兵,不缺粮,就缺能打的战将!
之前有孙坚,故而不具董卓,袁绍,刘表,曹操。后有孙策,几乎打下江东。
孙坚、孙策折了,袁术只有纪灵、陈纪、刘勋等普通战将可依靠,立即沦为人人可打的落水狗,丢城失地,不得不与刘备和亲。
直到吕布、陈宫投效,袁术才又转为战略扩张。
杨奉、韩暹虽然比不得吕布、陈宫这种强人,也是能与中央军在河东对峙、周旋多年的能人。
袁术立即将两人部署在桐柏山、伏牛山沿线,给钱给粮,给人给地盘,用来抵御刘表、樊稠的进攻,发挥白波军山地战优势。
袁术对部下的管控相对刘备、曹操宽松的多,
杨奉、韩暹贼性未改,劫掠成性,早忘了投靠刘备的初衷,安安心心的跟老对手樊稠打起仗来。
…
曹操之破杨奉、韩暹,因为取得朝廷旨意,故而得到大批俘虏投效。
曹操担心他们贼性难改。欲将士卒打散,将中上层军官免职,并入其他部队
其中有一将,职为骑都尉、功封都亭侯,吼道:“昔日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韩暹和卫将军董承争宠于陛下之前,我曾劝韩暹、杨奉与曹公交好,有功于曹公!”
曹操问董昭:“可有此事?”
董昭:“千真万确,此人叫徐晃,爱护士卒,作战英勇,所向无前,可以任用。”
“爵位都需淘汰!官位可复原职!”曹操复以徐晃为骑都尉,去其都亭侯之爵
令徐晃收揽杨奉、韩暹余兵,屯河南尹西境,意图收复函谷关,图谋河东、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