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这只小小的队伍,漫无目的的躲避逃亡和遭遇战,依靠一些游击军的前人,留下来预先的布置,让这只小小学军团没有缩小,反而又在一些混战中相继汇合收陇西军骑卒,迅速膨胀起来,然后是更多的战斗。
“向东”一个更加嘶哑哽咽着嗓子的声音说到,却是趴在另一匹马上,满面憔悴与疲惫的随军观察团的首席参军李萼。
“东面不是贼军的老巢”全承泰控马挤到他身边,冲腰垮中拿出一个扁壶来。
“正是因为贼军的巢**,才有我们的机会”,他接过水壶,很灌了一口,让辛烈的感觉在身体里燃烧,捏着胸口直咳嗽出眼泪来,他毕竟是个士人出身的,在敌阵中左冲右突,无眠少歇的奔逃了好几天,比不得那些身体强壮的将士,只能依靠烈酒的刺激,来保持一点清醒的头脑和精神。
看他冠带零落狼狈仿佛风一吹,就几乎从趴伏的马上掉下来的模样,左右却没有人想笑的意思,反而用一种敬佩的眼神望做他。
这看起来文弱的少年,却有相当坚韧的意志,在马上随大家颠沛辗转奔战几天,磨的裤子趟出血来,却没叫得一声苦过。
当初断后失败后,就是他用多余的战马绑上火把,冲乱的贼军的合围,让大家得以冲出大半人来,又是他建议沿途抛洒军中存粮的争取时间法子,拖阻了大量饥饿的贼军,以较少的代价摆脱了贼军尾随不掉,后来几番遭遇,每每陷入敌围,多依靠他的主意,才逃出升天。可以说,这个文质彬彬的少年,已经用他的实际行动,已经赢得了足够的尊敬。
“当然,我们不能就这样过去”,他握缰的手已经苍青麻木的,几乎捏不稳这小小的扁壶,晃抖的仿佛马上丢出去。
但酒粹火烧火撩的刺激,让他稍稍回复过一些精神来,却是把目光放做身后预先藏好的这十几辆粮车,贼军在辎重营疯抢粮食,甚至为之火并时,插上的代表各自归属的几色标旗,数易其手后还没有来得及拔掉拔掉。
“让我们先换行头,再去把”
当然,在他提出这个危险和疯狂的建议的时候,潜意识中,还有自己一点小小的私心,就这么狼狈逃回去并不怎么甘心。只有在危乱时刻,才显中流砥柱的可贵。
创立武学并被引为军中偶像的那位大人,当初也不过是一海外而归,权急被抓差从军的卑微弱身,在兵败战凶的国乱之中,仅仅纠集一群残部,依靠过人的胆气和心计,追随救驾,屡屡破敌,最终乘时而起做出若大的功业来的。
那位岑三边的诗文说的好
所谓“功名只向马上取,才一英雄大丈夫”,只看有没有博这一把的胆气了,不是么,更重的是他还有一个秘密,可以作为关键时候发挥作用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