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
他本人又特别怕死,大量使用江湖人出身的察事厅爪牙和内卫班来保护自己的安全,除了那些营钻无门的人,几乎没人喜欢和他府上的人接触,这也造成寻常地途径,几乎得不到多少有用的东西。
这次未尝不是一个机会,拿阴私挟一个可怜的女子,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是相比有机会在那位李大公公身边插进一个眼线,这些道德名誉上得失,似乎又不是那么重了。
代号“杞”的相关人等,虽然已经混近那位的身边,但对方也不是省油地灯,他们只有使用一两次的机会,作为简单的消息来源太浪费了。
“你打算让谁去做。。。”
“当然是同宗。。。。比较方便”
温哲一板一眼地回答,显然他早有了人选。
“那让谁来监督。。。”
“新进的那个卢子良,就可以考虑。。。。”
“他。。。。”
我愣了一下,想起那张阴阳脸,或许可以试一试。
正在讨论间,门口的佥事房又送来两个铁盒子,分别是海南和夷州的印记。
先用特殊地钥匙打开夷州的盒子,先看到的是函头上“夷州动乱始末。。。”
我一把抓过,再看下去,心才稍稍放了下来。
严格说是,与有一定统治基础,可以采取怀柔和归化政策的海南不同,夷州因为早起不开化的土著抵抗激烈,一直是相对严格军管体制,大量使用俘虏和奴隶,进行消耗性极限劳作,十不存一二,才从密林中来出一个个聚落和连接的道路来。
随着后期流放到岛上地人口增加,土著死的死逃地逃,除却被大量掳为奴隶,或向官府降服以定期的劳役,获得居留和交易权地所谓归化部落,残余的土人逐渐退缩到岛内地深山中。
管理方式也生了变化,一些沿海靠近河口的,开始象正常的城邑一样建立起户、里、乡、县的邑司政权来。各种倭国、新罗、安东、南海来源的移民,慢慢的填充满各个据点城寨市邑中的空白,建立起一个个农庄聚落来。军管的色彩还是很浓重,一些庄子的主人,就是在战争中孑然一身,自愿接受退伍安置的老兵。
但随着浙西民变的爆,情况再次生变化,几乎每个月都有大量被官军击败的俘虏,源源不绝的被送上岛来,甚至有一些是为了冒功被掳来的良民,以交换各种就近出产的稻米、瓜果、布匹等物资。
在利益的驱使下,从天平之乱开始到结束,光是平叛的河南、淮西两支部队,就先后俘获的大概有十几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在迁徙到海边之前就因为缺衣少食而死掉,还有一部分到了海上才支撑不住死掉,剩下到了夷州,又有相当部分因为不能适应环境、水土不服等因素病倒甚至死亡,最后活下来的主是身体素质稍微好一些的青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