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看着欢呼雀跃的李世民父女二人,眼皮不由得跳了跳。
看来带孩子的老父亲都会退化到和女儿一个年龄段,这个理论在李哥身上得到了验证。
他真想问问李世民,李哥李哥你几岁了?
一旁的李治看着羡慕极了,如果有BGM的话,此时一定会是“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只可惜现在不是天地一片苍茫,不然的话就更对味儿了。
李明达欢呼雀跃一路,一会儿指指那个,一会儿瞧瞧这个,活脱脱的一个好奇宝宝。也多亏李清有一個系统作为辅助,不然的话还真分不清那些个植物和动物甚至是昆虫到底是什么种类。
谢朓楼依山而建,在唐朝重新修葺之后,又称北望楼,或者北楼。不过大家还是习惯称它为谢朓楼,毕竟小谢的名声在大唐还是很大的。
对,就是那个“中间小谢又清发”的小谢。
今日的游客并不多,楼上也没几个人。李世民站在窗楹之前,深呼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不由得兴致大发。
“我想吟诗一首……”
“李哥,你这水平还是算了吧……”李清表示没眼看。
“嘿,什么叫我这水平就算了?”
李世民一下子就不乐意了,想咱老李也算是饱读诗书,南北乐府也略知一二,怎么到你小子嘴里就成了一句算了吧?
李清没说话,指着楼上悬挂着最高的那一张,上书几个醒目的大字,估计是标题;在那几个大字的下面,则是正文。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世民不由自主地念起来,在刚刚被李清激起来的逆反心理作用之下,不由得哼了一句,“好歹你李哥也是饱读诗书,不信作的就比他差。”
说是这么说,但他还是念了出来内容。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读完“明日散发弄扁舟”之后,李世民整张脸都垮了下来。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这一点他心里还是非常有数的,心服口服地承认道:“贤弟说的对,多亏为兄刚刚没献丑,不然可就出大丑了。”
谢朓楼的风景很好,极目远眺,宣城的风光尽收眼底。四人在楼上玩了好一会儿,中午也是用自热火锅解决的。直到下午,才有些意犹未尽地离开谢朓楼。
第一目的地,自然是李白的住处。
到了李白府前,门口还挺热闹,一群文士打扮的人在门前流连着,品读着门前挂着的文稿;在对面是一些小吃摊贩,还有一些卖酒,卖笔墨纸砚的摊贩,看来快形成产业链了都。
“倒也合乎想象。”李世民点着头评价道。毕竟是诗仙,受人追捧也是正常的。
他还是忘不了刚才在谢朓楼上的降维打击。
“这些读书人在干什么?”李清问一旁卖扶芳饮和桃花饮的小贩。
“嗨,还能是干嘛,慕名而来呗。”小贩不以为然地说道:“李翰林诗名远扬,自然就受到读书人的尊崇,咱们也借了他老人家的光,在门口卖点东西挣点小钱。”
“那李翰林会出来见他们吗?”李清又问道。
“李翰林倒是不介意见一见他们,但这些读书人也有分寸,只是在门口抄录诗文,不会进府叨扰。”
小贩瞅了一眼门口,继续说道:“二位可是想见李翰林?却是不巧,他老人家上敬亭山采药去了,也不知道何时能回。”
“采药?”李世民和李清对视一眼,诗仙还有这爱好呢?
“李翰林常常进山采药,短则三五日,长则十数日,距离他出发已经过去六七天,想必他也快回来了。”
小贩察言观色的能力很强,他看出李清他们此行的目的,于是便主动和他们介绍着李白嗯情况。
“感谢。”李清从兜里摸出一贯钱,“四杯扶芳饮,剩下的就当是感谢你。”
“官人阔气!”小贩乐滋滋地说道。
此时的李世民和李清,两人都在脑海中脑补着李白的形象。
嗯,缥缈,出尘,谪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