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愣了许久,当即便不约而同表示强烈反对。
没办法,皇帝陛下的想法太天真了!
如果真的要施行如此浩大的工程,没有充盈富裕的国本是很难持续的,耗费的钱财,动用的工匠民夫,数字之巨大,群臣连想都不敢想。
朱棣打了一晚上的腹稿,正要励精图治做点功绩出来,谁知刚开口,就被都御史周新给堵了回去。
朱棣因此很不高兴,但周铁面也没惯着他,苦口婆心劝谏朱棣,诸事当缓行。
这些年大明战事可谓是一直不曾间断,而且每次兴兵动武都是大战事。
先是一场靖难之役,打崩了整个北疆地区,永乐朝廷还没将北疆流民收拢安置完毕,紧接着又突然爆发了一场国战级别的大战役,为此整个大明都卷入其中,而这场国战前前后后也持续了将近三年时间,虽然大明王朝最后打赢了,还得到了一笔巨额战争赔款,但是战祸带给百姓子民的伤痛却不是那么快就可以缓解的,更不是钱粮就可以替代的,这消耗的是大明国运。
民间百姓早就苦于徭役战祸,一直都不得安宁。
如果不是肃王李弘壁及时献出了高产神器甘薯,朝廷全力配合推广种植,这才勉强让减产的农业得到了缓解,大明早就没有粮食了,甚至都不可能打赢那场国战!
可以说从洪武末年至今,大明王朝积攒的那点家底已被耗得干干净净,粮食更是成了紧缺物资,如今朝廷应该做的是罢兵休战与民生息,解放劳动力回到田地之上,尽快恢复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结果朱棣又要搞什么修路造船,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穷兵黩武,好大喜功!
国库是有红线的,当国库里的粮食低于某个数字时,天下便会有动荡的危险!
这条红线,相比于钱,更重在粮!
要是没有粮食了,就算国库里面堆着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
江山社稷得来不易,文武群臣无论如何也不会容许天子在棋盘上落一步险子!
朱棣有点意外,没想到文武群臣反对得如此激烈!
说来成国公朱能、兵部尚书金忠等人还是追随他靖难起兵的老臣,自从朱棣即位称帝后一直与他同进同退,站队旗帜鲜明,谁知这一次大家全都都不站他这一队了。
当然,朱棣并不是刚愎自用的天子,也理解这些朝臣得想法。
他知道天下久疲,也知道国库贫瘠,但他的理念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一代人的苦,换得百十代人的甜,他这位永乐皇帝要给后世奠定太平盛世之基!
然而群臣听后却依然坚决反对,他们的理念是,这一代人已经够苦了,再苦你这皇帝还想不想当了?
你还想干什么?
要不要找个长生仙丹吃下去啊?
事情都让你给干完了,那后世子孙做什么?
难不成躺着享福就行了吗?
其实群臣倒也理解,毕竟这位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换句话说就是进取精神太足,永远闲不下来。
认真论来,双方的理念其实都有各自的道理,说不上什么尖锐的矛盾,朝堂上君臣政见不合是很平常的事。
所以朱棣的这第一次试探,双方都还能和和气气地聊天,至少没有人真正急眼什么的。
但是随着第二天,都御史周新得一封奏章呈上之后,朱棣却是瞬间勃然大怒,气得他直接将这位铁面御史给打入了诏狱。
原因无他,周铁面这封奏章内容,总结下来只有八个字。
好大喜功!
穷兵黩武!
「今日第二更,兄弟们多多投票支持,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