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

很显然,老朱是学习借鉴了西周诸王侵夺夷狄土地,拱卫天子的做法,实行“诸王靖边”的策略,但他却忽略周天子被诸侯所灭,汉初“七王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恶劣影响,埋下诸王尾大不掉、威胁皇权的隐患。

二、 隔代立储成危局

虽然老朱文化不高,但对下一代的教育十分重视,尤其对太子朱标格外重视,选择儒学泰斗宋濂作太子老师(也是方孝孺的老师),遴选顶级核心的文臣武将兼任东宫官职,组成超豪华太子教学训练团队,太子官属和朝廷重臣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全面培养太子治国理政的综合能力。从朱标十三岁起,老朱就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讲自己起兵奋斗的艰难历程,一起到老家祭拜祖先、体察民情,切身体验民间疾苦,以防止其“生长富贵,习于晏安”。

朱标

对此,他是这样说的:“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谓府僚导之,嫌隙易生。又所以特置宾客谕德等官者,欲辅成太子德性,且选名儒为之,职此故也。昔周公教成王克诘戎兵,召公教康王张皇六师,此居安虑危,不忘武备。盖继世之君,生长富贵,昵于安逸,不谙军旅,一有缓急,罔知所措。”

洪武十年(1377年),他又下诏朝廷所有政事先报告太子处分,然后再上奏自己。并谕太子:“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咸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起,朱标不再是单纯的太子,而是大明王朝的“副皇帝”或者“皇帝助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处理国政的履职能力。

当然,太子朱标也没有辜负老爹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历练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勤勉政事、宽厚仁慈,完全具备了储君应有的综合履职能力,成了老朱处理朝政的得力帮手。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老朱把酝酿、筹备的迁都大事交给了朱标,委派他考察古都西安,为大明王朝迁都西安进行前期准备,并顺路敲打敲打时不时整些出格之事的秦王朱樉,代行天子教训诸王的权力。

虽然太子没让老朱失望,但老天却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太子朱标薨逝,朱元璋失声恸哭,丧期届满时仍不愿除去丧服,经礼官多次请求,才释服上朝视事。

太子没了,大明江山交给谁,就成了摆在老朱面前的一道难题。到底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立嫡长孙朱允炆(因为生母吕氏成为继妃,他的身份也从庶出成为了嫡子)为皇太孙呢,还是从按照兄终弟继的规则,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四位在世的嫡子选一个立为太子呢?老朱同志陷入了矛盾之中,让他难以抉择。后来,他接受了一些朝臣的建议,更是因为隔代亲的缘故,他把对朱标的疼爱和思念完全转移到了孙子身上,把时年15岁的朱允炆立为皇太孙,钦定为自己的接班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9页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家有美妻好种田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