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研究中心大门口的陈典诚挂了电话后迅速冷静下来。
刚听到消息的那一刹那,他是第一时间想的是给自家宁导打个电话,说说这个事情。不过回过神来立刻便放弃了。一来想到宁导正在忙芯片的项目,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接他电话;二来,既然这事是三月通过大数据分析异常,那宁导八成比他更先得到这个消息。
到不是陈典诚瞧不起宁社监察会的小伙伴,而是三月是个什么样的运作模式,他们这些宁班高材生都很清楚,对于外人来说,即便申请三月的智能算力进行项目科研跟验证都要排队,但宁总却是闲暇时想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都要用三月来进行新闻播报的主儿,
所以如果三月如果通过它的大数据分析得出了结论,大概率是会第一时间向宁导汇报的。如果宁导想管这事,会直接打电话来问,如果不想管,或者没时间管,他打个电话过去也没什么用。
有了这个想法,陈典诚也不急恼了,第一时间打开了宁社监察社app的后台,便看到了这位高度疑似商业间谍的信息。
孔文觉,燕北大学研究生,跟的导师主要是做无线网络通讯研究,能混进宁社成绩自然是不错的,入社后去年作为交换生去过曼彻斯特大学一年,最近才刚刚回来。
这个名字陈典诚还有印象,因为目前来说宁社的研究生其实不多,更多的还是本科生,许多研究生都是因为项目需要特别吸纳进社团的。
这位理论上的孔师兄就是如此,之前就参与过随机事件算法的研究。
陈典诚还记得当初特聘了好几位做无线通讯研究的研究生,这位孔师兄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为了做算法通讯验证方面的工作。表现如何他其实也不太记得了,因为当时孔文觉主要是负责随机事件算法,当时陈典诚的精力则主要放在智能特色声音算法的项目。
之后孔文觉就出国做交换生了,不过作为松散的学生社团,自然不存在出国就没了社籍的说法,所以交换回来之后,依然是宁社的一员。
对于这位孔师兄被筛选为高度疑似商业间谍的理由,陈典诚只是简单的扫了一眼,无非就是一些电子邮件跟金钱的往来,包括一些密语被三月解读陈典诚也没觉得意外。三月的智能程度,他作为宁为的身边人,有很清楚的认知,在加密跟解密这一块,三月的能力可比人强悍太多了。
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最初软件中的创新点了——潜意识交友了。所有的交友模型,用户各方面的画像侧写跟资料,全部加密。不但开发者、维护者看不到,用户本人也无法了解具体被归于了哪一类。
当然加上这些功能之后,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几何程度的增加,比如如何保证两个性格都过于极端的用户,不会因为软件相识后,极端思想碰撞之下,发生什么太过惊破人眼球的事情,这就需要对算法在做匹配时,进行各种约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