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完毕。。
换来旁边众人的苦笑。
“宁院士,您可真会开玩笑!”
……
天上华夏的空间站已经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上。
当然华夏空间站突然搞出这个动作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尤其是近地轨道的环境本来就已经很复杂,主要还是卫星太多,为了不发生事故,控制中心早早就跟世界各国的航空航天管理部门打过招呼,大家自然会密切关注这次华夏空间站的动作。
国际上交往本就崇尚虚伪原则。
没谁会真的相信摆在台面上的理由。
没事突然做变轨性能测试?鬼才会真的相信。
空间站可不比卫星,这么大块头的东西在太空动一动那都是银子,甚至还有一定的风险,只是为了变轨而变轨,那才真是吃饱了撑的。
所以这次空间站变轨机动的全过程几乎都被有心人记录了下来。
虽然说大白天的人肉眼肯定不会注意到那道从天而降的光,但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卫星上的各种装置还是能大概判断出在那短短的一瞬间华夏空间站做了些什么,只是这事做的有些没头没脑,很让人困惑……
别说火机的价值,关键是华夏空间站上安装的激光发生器照片已经摆在他的案头,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种规格的激光器功率明显不会太大,从380多公里的轨道上发射到地球上那也就是一道光,照个亮,别说点烟了,就是火星都激发不出来一个。
这牛逼吹的……
忒不要脸了!
然而刚刚挂上电话,梅纳德·杰夫斯的神色又凝重起来。
他突然想到了刚才秘书汇报时专家的判断……
“……罗森博士的怀疑这是在测试一套精密的激光定位系统,因为这道激光可能携带特定的波长跟信息,这样就能跟地面上特定的激光接收器产生反应。”
如果这个判断是真的……
华夏人已经能将能在近400公里外的太空精准定位一个烟头的位置?
刚才电话中对面华夏项目负责人的语气听起来很轻松,而且心情似乎很好,这说明测试成功了?
脑子里刚浮现出这种可能,梅纳德·杰弗斯便惊出了一身冷汗……
一般人可能不太了解从空间站发射一束激光还能精准命中目标是个什么概念,甚至认为这并没有什么难的……
不就是打靶吗?
无非是距离远点……
但作为NASA的中层人员,梅纳德·杰弗斯还是很清楚的。以每秒七公里以上的相对速度掠过华夏京城上空,还能精准的命中预定好的靶位,这代表着空间站要以一个要求极为严格的姿态跟角度,把握住一个瞬时的时机,才有可能完成,瞬时所需要的计算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说别的,光是一系列的坐标转换,都要消耗庞大的算力,近四百公里的距离在加上超高的相对速度,哪怕是0.1秒的角度差异,放大到地球表面可能就是数公里的谬误……
而这还只是理论上所需要的计算数据。实际操作过程中,激光是从太空进入大气层的,还要考虑许多别的因素,比如如何通过云层。
如果这都能成功的话未来激光都可以用来传递无数信息了,而且速率可能是现在的数倍。
众所周知,无线电频率越来越稀少,也越来越珍贵,无线电的波长也限制了信息载量,理论上来说短波的激光能携带比无线电数千甚至上万倍的信息,而且还不受通道数量的限制,还更难破解。
如果真有这种准确率,理论上来说只要地面有足够的接收装置,就能让卫星通过激光来高速传递信息,当然前提是这些激光能无损的穿过云层。
当然,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激光发生器的功率够大的话,用处还有很多,不过那些想想更可怕……
只是打心眼里说梅纳德·杰弗斯还是不太相信华夏真能做到这一步的,最重要的是之前没有收到消息,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出,不太符合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便华夏现在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领先了一头,可真要说到算力,还是他们占优才对。
不过有了这些想法,报告却好写了。
有专家背书,还有一些佐证,这份报告说不得就会被重视,毕竟现在经济环境不太好,想找华盛顿那栋建筑要钱越来越难了,适当的放大一些未知技术,要求拨款的时候也能更理直气壮一些。
嗯,说不得还能在添加一点想象,比如华夏人已经能够实现太空对地面分米级的瞬时定位能力?
毫不夸张的说,他这篇报告写好了,起码能帮NASA多要个十亿八亿的吧?
……
同一时间,刚准备登机的宁为接到了张丁喜的电话。
“宁导,我们的屏幕已经布置完毕,刚刚通过了测试!”
“哦,那不错,辛苦了!”
“嘿,这次还真是有点累到了,您是不知道,这要求可比我们在学校搞那次高多了……我还好,实验室那些兄弟们真的是好几夜没合眼……”
“这样,等开幕仪式之后我给你庆功,行了,不说了,我先上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