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我昨天问了三条街,才在一家书报亭买到新一期的《萌芽》,那家伙果然把男主角写死了,今天下午跟表妹聊了聊,她说她哭了一节课,老师还以为她谈恋爱了,给叫到办公室谈心……我表妹才念初中。”
“合着‘曼彻斯特的冬天’和‘第五象限’真是一个人啊?”
“当然是真的了,有道是无风不起浪啊,这种事没必要骗人。”
“你说这家伙混不混,给初高中的学生看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写死男主角,给我们这些网虫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写死女主角,他故意的吧?”
“把问号去掉,百分百故意的,我要给丫寄子弹,谁有他地址?”
“刀片就好,子弹过了啊。”
“西虹市第七中学三年级二班,应该是这个。”
“你怎么知道?是不是真的。”
“是之前那个登道歉贴的家伙说的。”
“真的假的?一个高中生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小说?我不信。。”
“有没有甘井子的朋友?后天上午7点火车站见,咱们组团去西虹市找他算账。”
“……”
网易BBS一片沸腾,对于那个造成这一切的家伙,谴责声一浪高过一浪,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种谴责是那种爱恨交织的谴责,对于小说是真喜欢,对于主角是真遗憾。
南方某市,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儿把寒假作业收起来,顺手由抽屉里取出一个红纸剪成的小人,上面用黑笔写着“第五象限”四个字,完事儿她拿个大头针,在上面戳戳戳,戳戳戳。
“戳死你这个讨厌鬼,我不喜欢你了,不喜欢你了……”
在更远一点的上海,98年的外滩已经有了几分灯红酒绿的味道,黄浦江上汽笛声慢,长夜风寒,情人墙旁边的铸铁雕花栏杆前面,一男一女相偎站立。
“冷吗?”
他把外套披在女方的肩上。
“谢谢。”
“我很好奇,之前约了你三次都不见你应,为什么今天突然答应见我了?”
“因为一本书……有些人一旦错过,很可能就是永远。”
“一本书?”
“嗯。”
“什么书?”
“……”
……
临近年关。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张贴对联,福字倒悬门口,小卖部外面的空地上放着成箱的酒和用花篮盛放的水果。
小孩子穿上了新衣服,拿着玩具满院跑,几个大孩子捂着耳朵由巷子里跑出来,没多久后面就传出“嘭”的一声响,然后是大人的叫骂。
“谁放的炮仗?谁放的炮仗?”
与此同时,春节晚会的彩排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演员们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坐在休息室和化妆间的地上聊着八卦,毕竟见到了很多明星大碗,比如倪萍、牛群、冯巩、那姐、蔡国庆、毛宁、潘长江……
“好。”
“别忘了,第十四个节目,相约一九九八。”
“忘不了。”
秋雅挂断电话,迎着父母稍显复杂的目光推开卧室的门走进去,把门关好,她的手在钢琴表面拂过,叉开双脚,在一尘不染的木地板非常轻盈地转了个圈儿,往那张放着白熊玩偶的公主床一躺,看着头顶垂下的风铃笑眯了双眼。
如果她的父母看到这一幕,很可能认为是刚才那个打电话的男生说的话让她开心快乐,不过秋雅很清楚不是,她的胳膊往白熊玩偶身下一插,再拿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本封面十分精美的小说,标题是《杉杉来吃》。
数日前林跃曾经对她讲过一件事,上回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钱先生找来学校,两人谈了好一会儿,不过最终确立合作关系并签约的并不是《第一次亲密接触》,而是另一本书,因为对方把稿酬压的太低,毕竟是在网上连载的小说嘛,只要登陆网易BBS就能看到内容,从逻辑上讲这会削弱读者购买实体书的**。
他还说,这是专门写给她的一本书,算是对两人关系的总结和延伸吧。
直至放寒假的那一天,他把寒假作业丢给她的同时,顺便塞了这本书过来,说是杂志社寄来的样本。
她用了三天时间把这本书读完,认为自己懂了,同桌说不出来的话全包含在这本书的内容里,而书里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故事,基本上是他跟林跃的社会人版。
两周前,齐小小的出现让她因为夏洛回校示爱而生的骄慢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本书的出现,又让她认为林跃离不开她,所以刚才夏洛打电话说了什么,她压根儿没往心里去,只记得他要在春晚上演唱的歌曲叫“相约一九九八”。
她认为情歌写得再好,也没以书寄情来得真挚。
……
三天后。
除夕夜。
爆竹声声辞旧岁,瑞雪飘飘迎丰年。
远方不时升空的烟火把洋洋洒洒的雪片照亮。
当下的春节,最大的消遣还是一家人围着火炉,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
马冬梅家如此,王雨家如此,张扬家如此,夏洛家也是这样,不过人更多,七大姑八大婆都来了,因为要看他的节目。
秋雅是被奶奶拉着一起看电视的,老太太还拉着她问哪个是她的同学。
便在这时,放在茶几上的电话响了,她走过去,拿起话筒放在耳边一听,表情为之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