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重视农业,这一点和盐城如出一辙。”
“盐城的良种,他们抄了,买了。盐城的农业器械、法器,他们买了、抄了。盐城的大规模种植方法,他们学了、抄了。”
“第三,重视军队,这一点自不必说。”
哪有不重视军队的改革呢?
在楚侯看来,大多数国家的改革,说来说去也就是这几样。哪怕是秦国商鞅的改革,也只是更加彻底的压榨而已,尽可能的压榨一切可以压榨的力量,来增强秦国的国力,来增强军队的实力。
至于耕战,大多数国家,只要不是昏君,都鼓励农业,都重视军队。
只是,重视程度不一样。
很少有国家,直接像秦国那么重视。
“所以,过去的时候,孤也时常思考,楚国是不是也要像韩赵魏三氏那样改革。”
听到这里,王巨君微微摇头:“国情不同,改革自然不能完全照搬。”
“韩赵魏三氏,本就是晋国的大封君,他们境内的贵族占据的土地,并不算多。”
“韩氏境内大小封君占据的土地数目,约占韩氏整体的两成,魏氏是两成五,赵氏是两成三。”
“以韩赵魏三氏的实力,碾压国内的封君,轻而易举。只要封君们还有得选,就不会造反。”
“而楚国,国内大小封君占据楚国的土地多达六成,但由于他们过于分散,并不团结,所以一直以来楚国做主的还是楚侯。”
不然,早就翻天了。
“这些封君,虽然忠诚于楚侯的不多,但却大都忠诚于楚国。”
听到这话,楚侯也是满脸无语。
其他的家主们,此刻也都抬头望天或者低头看地。
对于众人的反应,王巨君表示无所谓。本来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嘛,只要楚国顺利改革,能帮助他践行所学,成为大真人即可。
到那时,哪怕直接跑路,此行也不算亏。
“所以,历代楚侯更替,封君们根本无所谓。这一次如果不是郢都被破,封君们也不会如此精诚团结在楚侯身侧。”
“如今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最适合改革的时候。”
“封君是楚国的根基,动不得。”
“可是,楚国如果不改革,那么未来楚国只会越来越弱。”
“所以,接下来楚侯应当和封君共天下。”
“比如,组建贵族大会,将一部分权力直接让给贵族大会,这样的改革,封君们肯定会喜欢。”
“而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要求封君们转封。”
“要求封君们放弃眼下的封地,去开拓新的封地。”
“只要愿意放弃封地,去更南方开拓新封地的贵族,一方面可以增加封地面积,原本一个郡,未来给两个郡。而且,不需要一上来就放弃,完全可以一边开拓,一边放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