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检查表明何雨水出血并不多,而且也没有休克的症状,所以李平安并没有选择全身麻醉,而是使用了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是指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即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称为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简称为硬膜外阻滞。
根据给药的方式可分为单次法和连续法。根据穿刺部位可分为高位、中位、低位及骶管阻滞。
硬膜外间隙注入局麻药5min~10min内,在穿刺部位的上下各2、3节段的皮肤支配区可出现感觉迟钝;20min内阻滞范围可扩大到所预期的范围,麻醉也趋完全。
针刺皮肤测痛可得知阻滞的范围和效果。
除感觉神经被阻滞外,交感神经、运动神经也遭阻滞,由此可引起一系列生理扰乱。同脊麻一样,最常见的是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
因此术中应注意麻醉平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理。
类似的手术李平安自己都不知道做过多少次了。
麻醉过后他立即开始手术。
腹中切口是腹部创伤时最常用的切口。它可以根据需要向上或向下延伸和增加横向切口。
进入腹腔后,首先检查腹腔。
仔细检查整个小肠,逐一检查肠环血肿、肠系膜血肿、浆肌层损伤和肠管破裂。损伤部位应用肠钳暂时关闭,以免肠液继续污染腹腔。然后,全面了解损伤情况,考虑如何处理损伤部位。不宜找到一个地方进行处理,以免在短小肠上造成多次损伤,逐一处理浪费时间,影响损伤的愈合和治疗效果。
从十二指肠空肠曲开始,从上端向下探测。用左手提起横结肠系膜,右手沿系膜向下延伸至腹后第二腰椎左侧,触摸固定的十二指肠悬韧带(屈氏韧带),直视下识别空肠起端的固定部分,从而检查肠管及其系膜,直接到达右下腹末端的回肠和盲肠。
以回盲部为起点,检查直达十二指肠空肠曲。首先在右下腹找到盲肠。末端回肠可以在盲肠的内下侧找到。有时末端回肠有韧带与骨盆边缘相连,使末端回肠相对固定。从末端回肠向上,逐段检查直达十二指肠空肠曲线。
以任何小肠为起点,分别向上和向下检查。为了避免在上下检查过程中难以识别起点,可以在选定肠段膜的无血管区域刺一个小孔,穿过一条较长的纱线,用钳子夹住纱线两端,或以不吸收线穿过膜部缝一针留长尾为标记,必要时可随时提起肠段识别起点。
在有序检查肠道的过程中,不仅要避免肠道环长时间暴露在腹腔外的空气中,还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因此,检查应有序,并将肠道环纳回腹腔。
肠管浆膜损伤可为线性撕裂或成片撕裂,肌层暴露,但粘膜未损伤,疝出。为防止粘膜疝或肠腔压力损伤,撕裂浆膜的边缘使用不吸收线根据横轴间歇缝合,使粘膜还原,纵轴缝合可使肠径缩小狭窄。当大面积浆膜撕裂,难以缝合修复时,可将肠系膜覆盖浆膜缺陷部分,缝合固定。
除少量瘀斑外,肠壁血肿需要切开浆膜,去除肌层,仔细检查肠壁是否有穿孔。血肿应根据肠道横轴切开,并在原位缝合。如果血肿大,供应相应肠道的血管破裂,应进行肠道切除,以避免未来肠道缺血坏死。
如果小肠有破口,破口不到肠管的一半,边缘整齐,挫伤不严重,可以稍微修剪缝合。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肠壁破口拉到肠管两侧,使其垂直于肠管纵轴,然后缝合。习惯用两层缝合,内层缝合肠壁全层,外层缝合浆肌层,两层都可以用不吸收线间歇缝合。内层也可连续缝合,外层为不吸收线间歇缝合。当肠壁上有两个靠近的小破口时,可以相互切割,修剪成较大的破口,然后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横向缝合。这样可以减少缝合反应,缝合整齐,操作迅速,避免肠腔狭窄。如果肠壁破口较大,特别是纵向破口,且肠壁血供良好,挫伤不重,系膜完整,可采用对合缝合法。即纵向裂缝两端对合,以裂缝两边各自的中点为起点,对合裂缝边缘,做V缝合后,形成内折肠环,外部光滑,肠腔通道;这样可减少肠壁外粗糙表面,减少粘附形成。
经过检查。
何雨水小肠有两处破裂,李平安尽量快的吻合了肠管、清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