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其一。”
贾斌不愧是楚子璇的首席智囊,很快就想到了相应的对策。
“其二,从农村入城务工者,一旦在新城有了稳定的不错的收入,会选择在城市买卖新房,一旦购得新房,必然会将农村的家人接过来,这样又增加了城市的人口。”
“所以,臣以为,可以分出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农村户籍作为外来者,必须年满十年,才能在新城购房,从现在算起,第一批入城的农村户籍到可以买房的时候,各地扩建的铁路各高速公路已经建造得差不多,那时候城市之间的交通和流通已经十分稳固。”
贾斌这一番说下来,楚子璇心中不由得感慨,贾斌就是贾斌,在新一轮的改革下,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都出来了。
“臣附议!”
“附议!”
“附……”
大多数人选择了通过简化户籍制度的决议,但也有少部分选择了弃权,因为这项改革对农村户籍的人有些不公平,但因为对祁王的个人崇拜,他们只能选择弃权。
楚子璇知道这会很不公平,但世间没有任何事是绝对公平的,因为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社会的地域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就像阶级,是人类社会必然存在的一样。
至少,在地域资源不协调的初期,必须有户籍制度。
“此乃无奈之举,为政者,当以大局为重。”楚子璇只能这样确定户籍制度的改革。
户籍制度的改革,一定是建立在土地改革和贵族官僚改革的框架完善后,否则推出来的政策形同虚设。
因为户籍制度的强有力管控,必然是伴随着国家机器效率空前的提高,否则根本没法去统计那么多人口。
但户籍制度完善后,一旦载入户册,并且编制了农村户口、城市户口,在全国各地乃至全联邦建立起户口核对制。
人员流通的时候,便可以登记在册,这也方便帝国管理那些控制的联邦加盟国,实行帝国颁布的政策和法律。
例如张三是金陵府农村人,他去了洪都,到了洪都后,首先去相关衙门登记。
如果张三在洪都犯了事,例如杀了人逃跑了,那么他的户籍资料则会各地方政府分发一份记录,通缉张三。
他要逃回去,或者到其他地方,都要做户籍登记。
一旦他登记,便可以抓到他。
要知道,里甲制度的最小单位是110户的,相当于21世纪村下面的一个组。
一个外乡人突然迁到一个新的村,必然是要去里长那里登记的,里长登记后,必然要上报到村长、保长,做户籍记录,然后乡长发现张三是在通缉后,就可以让民兵抓人了。
只有这样,帝国政府才能更细致地管理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