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莉心道:“怪不得有人要雇凶杀他了。”就问道:“朱大人住在什么地方?”
头儿道:“也不远。”用手一指,说道:“过了两条街,一条小巷子里,走过四五家,院内有一丛竹子,一株梅树的,就是他家。”
方小莉道:“好吧,有事,我去找你,你千万不要来我这里来。”
头儿听说,拱拱手,道:“再见,方大侠。”转身就走开了。
方小莉两人回到旅店内,走进房间歇息。
翌日起来,吃罢早饭,方小莉两人踱着方步,摇着折扇,到街上去游逛。来到乞丐头儿所说的那个小巷子里,走过四五家,果然望见一家院内有一丛的竹子,一株老树,枝叶都伸到院墙外来了。这里就是朱雪珍朱大人的家了。
两人脚不停步地从门前走过,直走出巷子外,又拐进另一个小巷子,才来到大街上。南京城是一座六朝古都,古迹很多,热闹的地方也不少,两人逛了几个出名的地方。午时,来到夫子庙一带,进了一家饭店,点了几个有名的小吃,猪油饺饵、鹅油酥、翡翠包、软香糕、鸳鸯饼,一样要了一盘来,两人一样吃了一些,风味独特,果然与家乡的不一样。看来这一次离家出来,真是不错!不仅做了个大侠,也大饱了口福。
两人吃了一些,也就罢箸。走出饭店,又走进对面的一座茶楼,靠窗坐下,要了一壶好茶,边饮边望那秦淮河风光,画舫笙歌,六朝风情,就在这微微荡漾的河面上飘荡。
喝罢茶,走下楼来,两人又逛了几个地方,不觉那太阳就已偏西了。
暝色四合,光影朦胧。方小莉两人慢慢走到小巷子口,望望两边没有什么行人,两人快步走到朱雪珍朱大人家门前,敲门。
“谁啊?”里面有人走了过来。
“朱大人,是我们。”
木门“呀”的一声,两边打开,一个儒雅的老者站在面前。
老者望了望两位来客,不认识,问道:“你们是?”
方小莉道:“我们是外乡人,前两天才到贵城。请问老伯是朱大人吗?”
老者道:“正是老夫。”
方小莉道:“朱大人,我们找您有点事。”
“快请进来讲。”
关好木门,朱雪珍朱大人领着两人走进房间,屋内没有其他人,老者提起茶壶,给两人沏了茶。朱大人这才问道:“两位公子,尊姓大名?家乡何处?有什么事?请说出来,看看老夫能不能帮得到忙。”
方小莉道:“我叫方岩,他叫小灵,安徽人,仰慕南京风物,特来游玩。昨天到山中云谷寺游玩,偷听到有人说您上奏章,弹劾赃官,那赃官就要雇凶来杀您,就在今夜。”
朱大人“呵呵”而笑,捋了一下自己稀疏的白胡须,道:“我知道他是谁?不过,我也不怕他。我已查到了他的真凭实据,联合了几个老友,这一次一定要扳倒他,为民除一大害。”
方小莉道:“他这次可是发了狠,可要您的命啊!”
朱雪珍大人望着方小莉,说道:“我看你们也是侠义之人,能不能帮老夫一个忙,今夜抓住这一个刺客,也算增加一条他的罪名。如何?”
方小莉道:“我们就是为此事而来。”
朱雪珍“呵呵”一笑:“饮茶。”
方小莉依言饮了一口,赞道:“好茶!”
“这是我上个月,破了一个案,人家送我的好茶叶呢,我还没舍得喝呢。”
方小莉问道:“有二十多个小孩,被人拐了来,打断双腿,在街上行乞的案子,是朱大人管得吗?”
“是的,昨早报得案,我已审清,只是为头的两人到现在也没抓住。”
方小莉道:“我昨早就见到他们,他们已潜回城中了。”
朱大人猛然站了起来,用拳头在木桌上狠狠地捶了一下,道:“这两个丧尽天良的恶人,我一定要抓住他们,严惩不贷。”
方小莉道:“其实他们只是帮凶,他们的后台,我们昨天会过,只是被他溜走了,想来,也会来到城里。”
“只要在城里,我会想到办法抓到他们的。”
这时,夜已黑了。方小莉道:“我们躲在里屋,等那个恶和尚来。”
朱大人答应,两人走进里屋,躲在帘后。
朱雪珍大人坐在室内,一烛明亮,窗户半开,微风清凉。朱大人拿着一册《离骚》翻看,看着看着,就摇头晃脑地诵读起来了。
方小莉两人躲在里屋,想这老头食古不化,危难临头,还在那儿有闲情地读《离骚》,可这世上也多亏有这么个倔强老头,才叫那些贪官污吏有所收敛。
这朱雪珍是河南尖角村人,六十多岁,为人孤介,有胆略,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一旦发现有人贪赃枉法,他就要一查到底,绝不畏缩。他做了几十年的官,也没有倒过,当然也没有升迁,上司虽然厌恶他,但有了这么个人来打击一下那些贪官污吏,倒也能起到个平息民愤的作用。
这时,已是二更天,窗外一片漆黑。突听到“咚”的一声响,狭窄的屋内就多出一个高大的和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