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韦廷和手里的那一摞奏折,不少跟在谢秋国后面的官员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愧色,许多人看到这里脚步开始慢慢挪动,将堵着的路让开了些许。
就连谢秋国也是楞了一下,不过年轻气盛的他兀自有些不服,“韦大人此言差矣,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吾辈读圣贤书所谓何来,为的就是吾等心中的大义。为了大义,即便是暂且将手中俗事放到一边又如何?”
“哈哈……好一个俗事。”韦廷和不怒反笑了起来:“好一个俗事,原来在你谢秋国看来,千万百姓生死,万千黎民之挣扎在你心里只不过是一些俗事。好……好一个状元公啊,既然如此,本官就办这些你眼里的俗事,你这位状元公自己去寻找你心中的大义吧,告辞了!”
说完,韦廷和一把推开谢秋国,大步朝着外面的轿子走去,上了轿后,轿子很快朝着皇宫而去,只留下谢秋国一群有些发愣的官员。
就在这几天,跟谢秋国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不少闲的无聊的言官御史们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将一封封弹劾曹大忠和杨峰的奏折发往了内阁,虽然他们绝大部分人从未听说过杨峰这个名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要把杨峰踩下来的决心。
在随后的几天里,内阁收到弹劾杨峰的奏折实在太多,就连魏忠贤的案头上也堆满了。最后就连魏忠贤这位九千岁也压不住了,不得已将事情上报给了朱由校。朱由校不得已之下难得上了一次早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布,派出工部右侍郎李有智、通政使韦廷和以及十多名都察院的御史以及言官一起前往南京查探一个究竟。
而作为这一切始作俑者的杨峰却并不知道自己和曹大忠的一封奏折竟然在朝廷里引起了那么大的波澜,此时的他正陷入了满心的欢喜中。
今年年初杨峰共开荒了五千八百多亩的荒地,杨峰将这些荒地全都种上了土豆。经过江东门千户所的庄丁和流民们的努力耕耘,又有了杨峰从现代社会弄来的详细的养殖技术的指导,这些土豆获得了极大的丰收,虽然不能象现代社会那样达到亩产五千公斤也就是万斤那样变态的产量,但亩产三四千斤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这一次的收获震动的不仅是京师,就连南京一带的人也被震动了。在收获的这些日子里,整个南京城附近的百姓和农民都跑过来进行围观,当百姓们看到一颗颗硕大饱满的土豆从地里翻出来时,不时就会引起一阵阵的惊叹声。
虽然受限于种植技术、施肥以及第一次种植土豆的原因,如今的亩产相比起现代还是有些少了,但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这就像是做梦一样,杨峰的名字更是传遍了整个南京以及周边的地方,土豆这种农作物也正式进入了老百姓们的视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