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灵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自己的“潮汐”在其中。
纸平岗确实得天独厚,晒料的过程是料子的蜕变,也暗合天理,但显然还没摸准某种规律。
易书元说的时日是纸平岗一个较为稳定的“浪潮”。
保持这个时间节奏,不敢说纸坊能有多大突破,但纸张肯定不会差。
因为制备纸料是工艺中用时最长的阶段,也是决定纸张质量的根本所在。
陈平业只是应了一声,看着易书元扛着麻袋下山远去,也不知道听进去几分。
“这么扛回去得多久啊,易先生应该会雇车的吧.”
——
事实和陈平业想得相差甚远,易书元在山道上就已经御风而起,直接到了元江县城内才落下。
前后也不到一盏茶的功夫。
元江纸坊处,此刻陈家人和帮工们正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现在天气热,以至于很多人在工坊内都卷着裤腿打着赤膊。
易书元轻车熟路,没有在院外徘徊,而是扛着麻袋直接走入了工坊内部。
有人看到易书元来了,赶忙去叫来了在另一个角落休息的陈老汉,后者闻言匆匆迎着过来。
透过那湿润的纤维,易书元仿佛能看到山野和竹林,感受到天地自然。
“呼”
轻轻呼出一口气,易书元将这一层纸贴到了已经润湿过的晒板上。
一张两张三张,一面板,两面板
十几张纸很快铺完。
易书元站在晒纸架一旁,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侧目看看纸坊内部,随后挥袖一扫。
“呜呼.呜呼”
院子中起了一清风,日光挥洒下来,在纸张表面燃起一层薄薄的天阳正火
直至易书元取了纸之后道谢离开,元江纸坊内的人都还对着那一池清水啧啧称奇。
——
此刻,易书元心情较为激动,一路脚步轻快,一直沿着城中道路出了城。
随后更是运转那种陆地身法踏风急行,融入风中吹到了乡野田间的林前。
前边是大片硕果累累的稻田,身后是幽静的树林。
周围既无行人也无走兽,只有林中偶尔有鸟鸣声传来。
易书元寻了一块有树荫遮挡的大石头坐下,这石头平整宽敞,仿佛就是天然的石桌。
灰勉立刻跳了出来,站在石桌的一角,摆出了此前易书元自己买来的笔墨砚台,更是将抚尺玉惊镇于石上。
“先生,要做扇子了么?”
“嘿嘿,看好咯!”
易书元笑了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张白纸,将之对折之后用刻刀凌空划了四刀。
顿时,两片扇形纸张便已脱落,随风飘到了易书元掌心,而身下的那一张大纸则被灰勉接住。
纸张仿佛两片蝴蝶的翅膀,在风中一起一伏,却又并不飞走。
易书元面色恢复平静,袖口一展,其中又一根根飞出了之前早已完成的扇骨。
纸若白绢起伏,缠住根根扇骨。
没用什么浆糊,一根根扇骨就与扇面之纸贴合在一起。
直至扇柄相合之处,易书元也没有用什么其余的材料,而是将一根乌木芯按作转轴。
整个过程十分轻柔,既无锻火炎炎,也无天雷轰鸣。
一把两面洁净的白纸扇已经出现在易书元手中,不过至此扇子尚未完成。
“先生,墨磨好了!”
踩着纸张的灰勉提醒一句,然后放下墨条,将笔举起。
易书元手持纸扇放于石上,接过笔轻轻沾墨,在纸张两面分别书写一句话。
随着笔尖触碰纸面,墨汁就如同流水那样,以浓郁的墨色流入纸面,形成一个个水汪汪的文字。
天罡地煞和相数。
千变万化各不同。
最后一个字落下,折扇微微一震,墨色中隐有华光闪过。
易书元将笔放下,手持展开的折扇,看了看远方。
随后正手对着远处的阔南山一扫,再反手向元江县城一扇。
刹那间一股清风逆卷,缠绕着易书元周围,更缠绕着易书元右手之上的折扇。
易书元身中的法力乃至灵气和精气神都疯狂涌入折扇。
扇面上,一面渐渐浮现阔南山水,一面渐渐呈现古城之景。
“呜呼.呜呼呜呼”
风依然不止,折扇周围仿佛起了一阵龙卷,让一边的灰勉都有些睁不开眼睛,慌忙扑住笔墨纸砚,防止被吹走。
而一边的抚尺玉惊已经悬浮而起,飞到了易书元身边,仿佛和折扇之间存在着某种呼应。
易书元略显疲惫,却不再如上一次那样不堪,看着手中高举的折扇,带着从容的笑声说道。
“天韵自起,妙法自成,你便是我的折扇,名曰:吟尘!”
没有当初抚尺那样巨大的动静,更无雷鸣雨落,只是环绕折扇的风在此刻散去。
那两扇子扇出来的风于此刻才显现。
这风吹向乡野,吹向城池,也吹向了山林与流水.
“先生救我,啊——”
抱着那张被裁白纸的灰勉,直接被吹走了。
易书元眼疾手快,在灰勉飞远之前伸手抓住了它的尾巴,但脸上绷不住笑了。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