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由于大量资源的投入,以及诸如“冷冻电镜”等前沿工具的入场,得以年少成名。
非说的话,即便是眼前的周毅与张石磊,都未能出现在CNS上。
反倒是胡增武,在有机光伏领域赌出了一片天,追上了时代。
“出名是要趁早……”周毅看着李峥,难以克制地嫉妒起来,“可你小子,这也太他妈的早了……”
作为李峥,他其实已经很克制了,充分学习到大学阶段才开始整这个,还是因为系统对使用障碍者的怜悯。
“要不……”李峥也确实有点承受不了,就此问道,“由周院长来做第一作者吧?”
“啊,不不不,不是这个意思。”周毅连忙缩身摆手,“我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指导,能挂在我们化院头上就好了。”
“好了,李峥。”张石磊也跟着抬手压了压,“我们化院不来这套,谁做的研究就是谁的,尤其是周院长,他一直以来就在致力于给青年人才成长空间,你可能还没意识到,周院长几十年如一日把心血洒在竞赛和招生上,正是为了迎接你这种苗子的出现。”
张石磊话罢,高高举起茶杯:“我看现在年轻人那话怎么说来着……周毅,化竞永远的神。”
“永远滴神!”李峥被说得来起劲了,跟着高高举茶杯,“没有周老师,就没有这个实验,敬化竞永远滴神!”
“别……别搞得这么……”周毅勉强举杯,眼眶不觉湿红,“不过……张院长真的是了解我的人……看到你和史洋能成长起来……我这些年,值了!干杯!”
“干杯!”
碰杯过后,张石磊与周毅商量起了下一步策略。
是的,发CNS,是要有策略的……
这些事情李峥也是第一次接触到。
首先,作为CNS的审稿人,他们也是人,并不是样样精通的全才。
尤其是初审的审稿人,并不是什么大佬,他们只负责初步判断论文价值,而最大的依据就是论文的作者,如果作者是成名大佬,也就代表着可以看都不看直接送去复审。
如果是名不见经传的作者,那就要粗粗扫一圈,凭感觉判断是水货还是货真价实,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初审员拿到论文都要先谷歌一圈作者。
虽然这种判断依据比较粗暴,但是好用,大多数谷歌不出什么名堂的人,也确实是发水货论文撞大运的。
情况就是这样,所谓的导师资源,学阀权威,别的不提,单单把名字挂在你的论文上,便已是重量级的支持了。
而眼下李峥组的情况,全员默默无闻,为了增加CNS的成功率,照理说应该让一位成名大佬挂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