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子菜都比较清淡,似乎没有放够盐,不过也能吃,柴火香,味道还可以,快要吃完早餐时,一名约八岁的孩童怯怯进了大门。
黄木妻子叫他进来吃饭,他站在门口没有进来,趴在门框上,咬着手指切切道:“二爷爷,太爷爷唤我来说一声,饭后带陶公子去见他。”
确认几人都听到后,立马又害羞跑了。
从黄木口中得知,小孩是黄木哥哥的孙子,族长的嫡长子一脉,按照规矩,老人一般都和嫡系长子或者幼子住在一起,其他儿子要分出去独立成家。
黄木的父亲取了三房,黄木是二房所生,不属于嫡系。
族长老人请陶源过去,陶源也不敢拖太久,稍稍加快了吃饭速度。吃完饭,黄木便亲自带着陶源去找父亲。
两人沿着缝隙长着苔藓的青石板小路拐了几次,在一家房子明显高一点的房子的院子门口停下。
院落中几个小孩子在嬉戏,玩跳房子,打石子,这让陶源很是吃惊,为什么这里的孩子也和他小时候玩的游戏差不多。
还有两个十几岁的清秀女孩,本来在院落石凳上说着什么,见到陶源过来了,看了一眼后,纷纷羞羞的进了门。
黄木带着陶源进院落,进了大门。
大门门槛很高,差不多有半米,大石块雕刻,小孩子想跨过去都要费点劲。
大厅中,族长坐在中间靠墙的方木桌旁的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墙上的神龛挂着一副古人画像,和一些烧过的香炉,画像之人和之前的陶渊明石像有几分相似。
两侧墙壁上挂着几幅约一米长的毛笔字画,画布偏黄,显然有些年代了,字体线条遒劲有力,陶源不太懂书法,甚至咋一眼还没看明白上面写的是什么内容,但感觉字写的不错。
“阿爹,陶公子来了。”黄木提醒老者。
“族长您好!”陶源客气招呼。
老者这才睁开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陶源,干瘦的嘴微微颤抖起来。他似乎有些激动,站起身,拄着拐杖走到陶源面前,黄木忙上前搀扶,却被老者叫出了房间,让他再外面等候。
“你,果真从外界桃花溪进来?”老者激动问道。
“是的,族长,我家在桃花溪。”
“常德桃园县水溪村桃花溪?”
陶源吃了一惊,惊讶问道:“您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老者不答,而是抬头看着高窗外,激动自语道:“一甲子了!桃花源的通道终于开启了!老朽足足等了六十年!每日期盼,终于等到有人进来!”
“您也?”陶源瞪大了眼睛。
“不错!老朽也是从外面进来的,六十年前,老朽,哎,我用了六十年了,才将桃花源语言、文字、伦理规矩修正过来,可也自己被同化了,所以如如今桃花源的人才会用不文不古的说话方式。”
老者感慨起来。他一改古言,用白话和陶源说话,反倒是有点拗口了。
“如今是二零二三,那六十年前,就是六三年。那时候桃花溪住的是我爷爷太爷爷辈,您也是我们桃花溪的人吗?怎么就您一个人来了。”
“不是,我从北方逃难而来,姓黄名郎,AH人,那几年全国大饥荒,饿殍遍野,我流落到桃花溪,阴差阳错才进入桃花源。”
“怎么回事?”陶源随口问道。
既然他发现了入口,为什么只有他知道,且留在了这里?陶源觉得这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