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科学本应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追求真理的有力武器,而非成为压制人们求知**的托词。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整日里将‘不科学’三个字挂在嘴边,但实际上呢?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对科学的质疑,反倒更像是因为某些事物违背了他们固有的认知模式,不符合其先入为主的观念罢了……”
此时,李介宾与大树两人正聆听着这番话语,心中不禁暗自感叹:这位老师,想法着实与众不同。
孙老师继续说道:“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中药方剂的组成、配伍、功效、应用及其理论体系的学科。它的核心,在于‘和’与‘变’两个字。”
他拿起一根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和”与“变”。
和,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和谐配伍,它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发挥治疗效果。
剂,古与“齐”通,即整齐之意,又作“调和”解。《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云:“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简言之,方剂即药物按组方原则(规矩)配伍而成。
而变,则是指方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灵活变化,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对方剂进行适当的调整。
方剂学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对一定数量基础方、代表方及常用方的研习,领悟前贤配伍组方之要旨,并能根据临证之需,圆机活法地掌握方剂变化之精妙,即所谓“医之成,悟也;方之精,变也”。
“你们在之前的课程当中,想必都已经接触并了解过‘中药’这个概念了吧?然而,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中药材就能够治愈各种病症的话,那世间恐怕也无需存在所谓的方剂一说了。
要明白,每一个方剂的问世,必然都是经过漫长岁月里无数次的实践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后所得出的最优解决方案!
它们宛如一个个精妙绝伦的组合,所产生的效果绝非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那般浅显,而是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叠加,达成了令人惊叹不已的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功效。
而后呢,这些宝贵的经验又借助某些特定的规律得以传承至今……”
孙老师在讲台上提纲挈领的讲述新学期该如何学习方剂学:
学习方剂学,首先要有扎实的中药学知识;并不是说学了方剂就可以不用学中药了,而是要通过方剂继续去琢磨这味中药的用法,这个用法,可能是超越中药功效本身的.......至于是为什么,后续学习的过程中就慢慢理解了。
其次,要具备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越往后学习,越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现代学院式的教育分科,有好处有坏处,好处就是可以循序渐进。
第三,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方剂,并背诵方歌;孙老师着重强调了这一点,要求期末的时候,全员会背诵方歌。
第四,对组成、功用、主治相近似的方剂,要加以鉴别比较,从中掌握其配伍特点与变化。如此,才能熟练地据证选用方剂、变化成方和创制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