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御书房。
皇上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那些奏折批的他肝火旺盛,折子打开扫了一眼,就气的扔在了龙案的另一边,又换了一份。
几份奏折说的都是同一件事,要皇上发军饷的。
皇上是越看越来气,以为他这个皇上不想发军饷吗?!
也得国库有这个钱吧!
西南突发灾情,把本来要发的军饷拨去赈灾了,结果被人一下子贪墨去了**成,最后西南饿死百姓三万,还拖欠了将士们的军饷。
西南的案子也没有丝毫的进展,刑部尚书遇刺在驿站养伤,煜国公请奏,他派了季怀山去,好歹刑部尚书还有只言片语送回京,季怀山一离京,连封平安信都没有,有刑部尚书遇刺在前,季怀山这会儿是死是活都没人知道。
一边要军饷,一边又有大臣要皇上消减军队开支,这些日子吵的皇上一个头两个大。
在议政殿吵他还不够,还要送奏折来烦他,两大摞的奏折,有一半是为这两件事!
皇上越看越烦躁。
这些个臣子只知道要朝廷拨钱,怎么就不想想让国库富足起来呢?!
让他们想办法,除了增加赋税还是增加赋税,要增加赋税就能解决问题,还用得着他们想法子吗?!
李公公怕皇上气坏身子,赶紧给皇上倒茶消气降火,刚要端给皇上,跑进来一小公公,上前道,“皇上,有大喜事!”
还能有喜事?
皇上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公公眼里的喜事,在他这里未必是。
小公公见皇上没什么反应,呆了一瞬,李公公训道,“还不赶紧说,要挨板子再说吗?!”
一个个的怎么这么没眼色呢,没瞧见皇上都快气上火了吗!
小公公吓的忙回道,“兴国公府为西南捐了一万两,孙詹事府捐了五千两,其他大臣知道后,也纷纷为西南捐钱。”
“靖安王府捐了一万两,顺王府、茂国公府、晋临侯府还有各亲王捐了一万两,东平王府捐了八千两,云阳侯、肃宁伯捐了七千两,张阁老府上捐了六千两,章老太傅捐了六千两,各尚书府捐了七千两……。”
小公公一口气报了一连串的名字,开始李公公还能算捐了多少钱,后面脑子就不够用了。
皇上听得目瞪口呆,李公公打断正在报捐款的小公公,道,“你就直接说一共捐了多少吧。”
小公公大喘了口气道,“奴才知道的时候,已经捐了差不多二十五六万两了,不少大臣还没有捐……。”
朝廷大臣捐钱就这样,没人带头捐,一两也没有。
可一旦有了第一个带头的,就会有第二个,有第二个就会有第三个,有了三个,那就有七**十个,然后就是一大片,有一个算一个了。
小公公继续道,“皇后知道了,拿了一万两体己出来,萧贵妃捐了八千两,其她后妃也跟着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