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国演义的人,对于这两个人或许不会陌生,当然也不可能将他们记住。
但是这两个人,可以在魏明帝曹睿时期掌握大权,毫不客气的说,若是没有这两个人,也不会有后面的西晋,司马懿说不定被曹爽压得死死的,连身都翻不了。
能做到后世掌握一国大权的地步,两人绝对不是什么庸才。
而且能在人才众多的魏国里面脱颖而出,他们的能力智慧也绝对不差。
再加上,从孙资刘放最后都是老死的,而不是被人杀死的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人的生存智慧。
曹冲身边已经有不少人才了。
但是值得信任的人才不多。
而孙资刘放就是可以值得自己信任的人。
原因无他。
他们身后都没有世家的影子,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都是寒门出身。
前有三家分晋,后有三家归晋,而且这前后三家之中,恰好都有一个“魏”,这是国史的一大巧合。
与此相仿佛,同样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巧合还有一例,执掌曹魏前期中书事务的孙资、刘放,在魏明帝托孤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才给了司马懿在魏的第三朝权柄。
而后,司马懿又凭借高平陵政变翻盘,彻底走上篡魏建晋之私门大业,并在其子孙手上完成对孙皓、刘禅的收编,可谓成也孙刘、统也孙刘。
而最终东晋的覆亡,又有孙恩、刘裕这一对儿孙刘出现,一个于卢循先后耗尽东晋的江南经济根基,一个窃取东晋皇权权柄,可谓败也孙刘。
曹冲之所以对孙资刘放如此上心,正是因为他们的履历。
孙刘二人的履历,除过入仕渠道稍有不同外,基本上都是走“霸府僚属-机要秘书”的路线逐步上升到现在骠骑将军府幕僚的。
别看他们只是幕僚,但是官职则是骠骑将军军师之职,相当于曹操在做丞相时荀荀攸的位置。
他们的地位绝对不算低的,寻常人要想站在这个位置上,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一点,他们能够步步升迁,在不是高门的前提下,能力绝对是不差的。
再一点,便是孙资刘放的出身了。
孙资与田豫联姻,刘放与张华联姻,都并非与其籍贯所在郡县的高门大族联姻,所以二人本身也并非世族高门,甚至可能都不是郡望大族,应属寒门士族出身。
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魏晋的“品”不仅仅是道德人品,更是任官资格。
所以,这句话翻过来便可以说成“上品自势族,下品自寒门”。
可见魏晋寒门并不等于明清寒门,魏晋的寒门并不是指贫寒之人,而是势族以外的官僚地主,是拥有任官资格的。
质言之“寒门”在魏晋社会是指那些在地方上未能与世代高官的高门大姓联姻,甚至连门生故吏关系都攀附不上的中低层官僚地主家庭。
出身“寒门”地主,既是孙刘二人能够入职骠骑将军府军师等秘书机要官职的时代原因,也决定了二人根本就不在河内大族的关系网架设考虑范围内,不会被关东豪强世家左右,而他们也高攀不到这些世家的高枝。
而且,现在这个两个人地位虽然不低,但是比起曹冲的来说,绝对是低得可以。
曹冲收服他们,是给他们面子。
而恰恰,他们也是识时务的人,毕竟在后世,他们身处机要多年,能够屹立不倒,甚至在最后给了司马懿机会,便是他见风使舵的能力。
在魏明帝曹睿快死的那段时间内,国内风起云涌,而两人很好的抓住了机遇,顺应了时局。
并非世家大族的出身与久居秘书机要主管人的权位相结合,孙刘二人的特质,其实应当是善于观察政治形势、善于谋求自身利益并且拥有最全政治情报的凭借文书才能、且刚刚实现阶级跃升的秘书型官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