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算影射,日本之所以掉头向南,跟《日俄互不侵犯条约》有很大关系,现在日本和俄罗斯之间还维持着和平状态。
这就很神奇。
在欧洲,俄罗斯跟日本的盟友德国,已经打出了脑浆子。
在东亚,俄罗斯跟日本居然还和平相处。
尤其是在东亚盟军连续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日本已经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俄罗斯还毫无表示,这也真的不能怪俄德战争最关键时期,英国迟迟不肯在欧洲发起登陆作战。
“南部非洲人太阴险了,这电影看完,给人的感觉是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什么都没做,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库尔奇很生气,认为电影反映的东西太片面。
彼得洛维奇不说话。
看名字就知道,这电影是描述菲律宾战争的,跟俄德战争没一毛钱关系,俄罗斯人要是不高兴,也可以拍反映俄德战争的电影嘛,重点描述英国和南部非洲,以及美国的不作为。
反正这就是一笔糊涂账,大家谁都别说谁,想泼脏水随便泼,拼的就是话语权。
“我觉得我们的关注点,更应该放在观众身上。”彼得洛维奇站在停车场门口长吁短叹。
南部非洲面积大,城市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配套设施问题,电影院的停车场面积也很大,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现在电影结束,从电影院门口出来的人没多少,更多人通过地下通道直接去停车场,或者乘坐地铁,电影院门口根本看不到几个人。
彼得洛维奇提醒后,库尔奇才注意到这个问题。
在欧洲,只有有钱人才能买得起汽车,所以库尔奇从来没有注意过汽车的人均拥有量这个问题。
在南部非洲,尤其在洛城,给库尔奇的感觉是,好像人人都有车。
人人有车不现实,南部非洲人要年龄满18岁之后才能考取驾驶证。
应该说每一家都有车,而且很多家庭,拥有不止一辆汽车。
这充分证明,洛城人的生活水平,至少比约翰内斯堡高。
这种情况下,库尔奇要打开局面貌似更难。
“洛城有希伯来人吗?”库尔奇下定决心,虽然希伯来人的名声不好,库尔奇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当然——”彼得洛维奇肯定。
希伯来人的特点还是很明显的,再加上经营范围有限,电影院对面就有一家希伯来人经营的餐厅。
那就去看看嘛,在哪儿吃都是吃。
“欢迎光临——”服务员态度热情,南部非洲餐厅不像巴黎餐厅那么没礼貌,门口明晃晃挂着不欢迎美国人的牌子。
可能是因为洛城消费水平有点高,也可能是因为尼亚萨兰牛排的产量确实太少,反正库尔奇看到尼亚萨兰牛排的价格后,咬了咬牙还是没点,最终点了一份烤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