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舒朗是西北于家麒麟武馆出来的学子,平日里甚是寡言,他为人老实忠厚,从不曾针对任何人,唯有这昌明,最善投机取巧,很是入不了他的眼。
于老爵爷寿宴那天,借住于府的麒麟武馆的学子和雅轩书院的书生,都曾受邀上席,舒朗虽是麒麟武馆的数一数二的佼佼者,可因为入京后水土不服,不仅当日未能上席得识四皇子,在之后的乡试中,更是吊在了尾巴上,只堪堪得了武举人的称呼。他心里烦闷不痛快,自觉愧对师傅,便时常来这酒楼吃酒。
至于昌明,他姓温,算得上文武全才,在武举乡试里,谢昆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这温昌明文不如自幼受陈大儒熏陶的于华,比武又缺了于华的狠厉,只能屈居第三。可他小鸡肚肠,并不认为自己武功学识不如谢昆、于华,反倒觉得,定是谢昆于华仗着他们爵府继承人的身份,投机取巧,得了官员的特殊照顾,走了后门。温昌明心有不甘,加上又有极强的交际手段,便依着自己第三的成绩,时常交接京城的贵人。
不论是文举人还是武举人,那都是朝堂的栋梁之才,更何况这温昌明虽然只是第三的成绩,但也要看看第一第二是不是官员们结交的上的。所以,矮子里面挑高个,这温昌明在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那里还是很吃香的。
也正因为如此,这温昌明很是自命不凡,他便是提议取消会试,直接去边关争军功的领头人。他自负聪明,判断边关战事绝对不会持久,少去一天便是少了一天的军功,所以他对谢昆和于华能先行一步,总是愤愤不平,在酒馆里大肆撺掇众举子,将边关战事说成了举世无双的旷古之战。有些个眼皮子浅的,自是深以为然,信以为真。
舒朗本就心情不爽,他自西北来,自然知道西北的状况,便是蛮夷之足阴狠狡诈,也就只能踏过鸡冠山,若说打到京城,那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他本来不想惹是非,不想理会温昌明,可温昌明得寸进尺的夸大边关战事,弄得人心惶惶。
舒朗受教大义,如何听得下去,一时忍不住,两人便打了一场。经人调解,得了句‘不打不相识’才揭过这一茬。
可舒朗每次见他钻营的样子就觉得反感,眼见好好的一背井离乡的白净小少年(四皇子),被温昌明说的哭了,吃过酒的他就忍不住替四皇子解围。他倒是没怀疑四皇子的身份,一来他不认识四皇子,二来,此次武举选出了三百六十一名武举子,两人不曾打过照面实属正常。
这温昌明本就对于华有意见,连带着对麒麟武馆出来的人都很不喜,他都能巴结上太子怎会惧怕一个于府旁支出来的名不见经传的武举子,是以,每次舒朗开口,他必定拿话堵他。
舒朗是老实,但不是没脾气,他是提议有了功名再往边关去的领头人,所以,每次两人拌嘴,结局都是两帮子人打在一起,不分胜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