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只能从关宁军这边进口。
问题是关宁军卖给他们的粮食太贵了。
明明《东方时报》上说,如今大明境内的粮价,哪怕是北方缺粮地区,优质的南洋大米,只要0.5银元一石。
可朝鲜奴隶在辽东森林中,砍下的一颗十丈长的红松,只能换粮食二十斤,还是陈粮、粗粮,高品质的细粮只能换十斤。
辽东的另一大特产——动物毛皮,价格也差不多,好点的毛皮换三五十斤粮食,差点的只能换三斤五斤。
只有野山参、东珠、金银,才能换到较多的粮食,但这些都是稀有之物,就算能卖出价,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这就导致过去的这一年,虽然朝鲜奴隶们拼命砍树伐木,超过十万人累死饿死、被树砸死;女真八旗精锐们,也多次组织大型狩猎行动,获得各类毛皮数十万张。
但总共换到的粮食为1.6亿斤、银元15万的样子。
除以十万的女真人口,以及二十多万的朝鲜青壮奴隶,人均口粮五百多斤,这足够吃饱了,银元也有不少,能买到不少的盐、铁、糖、衣服之类的商品,让女真族人们的生活过的尚可。
可比以前还是差太远了。
以前不仅粮食够吃饱,还有大量的蔬菜、肉类、零食果脯,现在只能多吃点粮食,能量来源单一,营养不够均衡。
区区15万的银元收入,随便买点来自许家庄的商品就花完了,人均一套衣物、一块香皂都买不到,生活水平大大下降,更不必说用上玻璃镜、自行车等奢侈品,过上什么奢侈生活,甚至不如《东方时报》中介绍的,一个普通的许家庄百姓过得好。
辽东之地太过苦寒了。
在粮食等基本民生物资方面,对关宁军的依赖太大,价格方面被剥削的太厉害。
当然他们也不是不想绕道蒙古,再次联络到山西商人,恢复原来的那条运粮通道,培养出新的晋商八大家,但如今蒙古叛离无法确保一千多里的粮道安全,其次后金也没钱了,年收入十几万银元,能买到多少粮食,晋商们看得上这点小钱么?
最让人感到恐惧害怕的是,据说关宁军这边,今年秋派人去了草原,开始跟蒙古各部走近,要收购他们的牛羊马,要大量的收购羊毛,建立商业上的合作,不仅让蒙古人变的富裕起来,也起到了拉拢的效果,再这么发展下去,说不定蒙古人就要投靠关宁军,投靠明廷了。
这是不能接受和容忍的。
故而作为后金大汗的代善,带着两个儿子亲自去给关宁军送礼,一是为了搞好关系,降低粮食兑换价格;其次,就是为了麻痹关宁军,便于后年解决蒙古问题,不然蒙古就真的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