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武赶到函谷关时,士匄等人已经在关外待了十八天。
倒不是吕武故意拖延时间,纯粹是中间发生了一些事情,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入蜀大军那边出现了状况。
这里面有吕武的锅,他忘记了木材需要晾干才能用作造船器材。
所以了,汉国先期打造的一部分舟船,它们因为木材干燥之后体积缩水,不但船型出现了扭曲,连带着也漏水了。
有工匠懂得湿木头干燥之后会体积缩水的道理吗?肯定有的。
什么是**?没有人敢于提醒吕武,导致发生了那种事情,其实就是**的一种。
入蜀肯定是要入蜀,决定了大军出征的时间,不可能完全罢止行动。
吕武待在“长安”进行补救,挪用了要修建“别宫”的木材,冒险利用渭水进行分段水运,又增派了工匠的数量,要求在两个月内打造至少一百五十艘船只。
这个命令要是没有增派工匠为前提,事实上就是一道乱命。有增派了工匠,再加上之前已经有了打造船只的经验积累,赶是赶了一些,不是无法办到。
在出现状况的情况下,汉军入蜀的前期只能依赖于舟,后面急赶快赶出来的船只则是主要用来运送辎重。
期间,解朔有建议另改出征时间,遭到了吕武的否定。
倒不完全是吕武心太急的关系,主要是范国那边明显支撑不住,真的要等新一批船只被打造出来,中间会不会再发生点其它什么状况,今年一拖就要拖到明年,明年要是赶上汛期也就不用出兵。
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出兵固然存在风险,大不了就将出征的目标调小一点,不直接以攻占巴蜀全境为目标,改为占领汉中就行了。
吕武敢这么做的原因是,三五千汉军想全面占领巴蜀属于不可能,攻占汉中则是不存在什么疑虑的。
汉国在山东那边有飞地,有尝试过打造船只吗?并没有。
那么,汉国全国有人去打造船只了吗?肯定有的。
为什么没有人事先提醒吕武?他并没有责难任何人,该有的反思则是必须要有。
一个人的权威太重,再独断专行一些,慢慢也就没有人敢讲真话了。
不管是作为阴氏时期,还是变成汉氏子姓并且建立国家,想做什么计划和实施行动,一直都是由吕武一个人来说了算。
因为每一次都获得成功的关系,吕武的威望之高和权威之重,到了一种超乎想象的地步。
这一次入蜀出现那种状况,吕武固然是感到不爽,多少也觉得是一件好事,仅仅是发生那种情况,不是更恶性的事件,吕武正式在汉国添加了“卿”的职务。
这个“卿”不是原先晋国的那种“卿大夫”,不但没有掌管一军的权力,连带其它职权也是少的可怜,说白了就是“顾问”的一种,用来当君王的智囊,再干一些查遗补漏的事情,纠正错误等等的一种职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