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是说,韩军和宋军的交战其实很克制,尤其是宋军见事不可为立马撤退,韩军也没有过分的追击。
跟汉军与楚军的那一战相比,韩军跟宋军的交战不但场面更小,打起来也跟幼童打架似得,互相挥舞粉嘟嘟的拳头呀。
汉军仅在那一战俘获的楚军就达到一万七千余,光是“左右广”就有将近三千。
只是吧,那一批楚军俘虏中有太多的伤患,要是汉军这边不进行救治,可能在十天到一个月之内会有五六千楚军俘虏先后死去,死因绝大多数会跟伤口感染有关。
认真论起来,被俘的“左右广”士兵伤患最少。这个跟他们身穿重甲有关。
遭到俘虏的“左右广”大多是被友军溃兵冲散,他们又穿着太重的防具,没有及早开溜肯定是会被汉军骑兵拦截下来,没有战斗到死肯定就要被俘了。
辛亏现在还不是人们习惯礼崩乐坏的年代,要不然战场这边只有五万多汉军,却是有一万七千余的俘虏,一旦这些俘虏暴动起来,吕武会做的事情绝对是立刻率军撤离。
守规矩的年代,遭到俘虏的士兵一般不会有太强的反抗意识,他们的认知和思维决定被俘之后的选择,要么是当奴隶,不然就是期盼能被赎回去,发起暴动或私自逃跑不在多数俘虏的选项之列。
喜欢凡事防一手的吕武,他已经抽调出部队在做押解俘虏归国的动作,防的就是俘虏可能出现的暴动,也是在防范国、韩国、荀国可能会搞事,到时候平白无故让获得的战利品又弄丢了。
这种“守财奴”的做法在吕武身上已经是一种习惯,谁让他一开始作为小破落户贵族,崛起的资本是一点一滴自己挣来的呢。换作是继承祖业,恐怕吕武不会有那种心态了?这个大概就是白手起家和继承而来的区别。
吕武后面请来了荀家,人都在场也就做了后续的安排。
首先,停战是不可能停战的。
韩军与荀军的兵力略少,不要直接跟楚军过不去,三天两头邀战楚国阵营那边其余诸侯国的军队开片。
对此,韩起和荀家有意见也不敢提。
韩军和荀军的战斗力未必比楚军弱多少,数量方面过少,欺负其余列国很合适的。
汉军专门针对楚军?这个更是韩国和荀国,可能还要加上范国,反正是乐见的事情。
吕武见决议通过,询问起了各国后续援军什么时候到的问题。
“我尚需一月半。”韩起其实真的不想再增兵,奈何胳膊拗不过大腿。
荀家答道:“或需两月之期?”
这个也正常,毕竟荀国的距离比较遥远。
吕武问韩起,道:“韩王停留此处,抑或归‘密’统兵?”
现在韩起一点都不想跟吕武多待,说道:“无忌留此,我归于‘密’。”
吕武点了点头,说道:“子产看似麾下人多势众,战力不过尔尔。盼韩王早日歼灭,率军重归‘新郑’会猎。”
韩起可不敢保证什么,他甚至都决定接下来慢慢跟子产玩,才不跑来“新郑”跟比较强势的楚军玩什么血肉磨坊模式。
接下来的日子,楚国想要的休战没有实现。
两个阵营但凡天气允许,每天清晨就各自出动军队列阵,早上打到傍晚,休息一夜隔天又再继续。
值得楚国君臣庆幸的是,汉军可算不再玩疯狂射箭模式。他们甚至发现汉军打得时候收着力,猜测吕武是想等后续的韩军、荀军或范军过来消耗,还是有其它事情让吕武产生了忌惮。
这一打,拖拖拉拉打了一个半月。
后续开来的韩军没有抵达“新郑”,跑去了“密”那边参与对子产的攻击。
又是半个月之后,只带来三个“旅”的荀会见到吕武告知一个消息:他们在东线战场败给了齐、鲁、曹、杞、等国联军。
中行吴战败了?早不败,晚不败,偏偏这当口战败?
吕武心想:“可真败得是时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