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靖康开始第三百五十八章 来,用个印鉴
在汴梁赵氏的皇宫里,一场晚宴,几场闲聊,让赵佶可谓是对赵桓推心置腹。
赵桓也明白了一件事。
如今的大宋,看似比昔日仁宗在世时候更繁华,处处彰显勃勃生机。
其实完全不一样。
李敬和黄灿自山东开始,就开始削弱名教力量。
不管是宋军还是稚童启蒙。
都是教授学生爱国,而非忠君。
还堂而皇之的利用名教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百姓官员也好,军中将士也好只需忠于国家民族。
而不是他赵家人。
皇帝,只是国家的象征。
天子犯法,与民同罪。
不论谁在黄位上,也必须依法度管理。
即便是赵桓还朝亲自,也不可能成为中央集权,一言定生死的帝王。
“李敬真是一个惊才艳艳的奇才,不仅能诗善歌,能画善工,上马可以统兵,下马可以治国,挽大宋于危亡,陷赵氏大权旁落!”
赵佶也好,赵桓也好,都是曾经尝过手握大宋权柄天下的皇帝。
尝过甜头以后,就很难放下了。
可是不能不放下,赵佶被逼放下,是因为朝中重臣已经是朱琏班底。
只认皇后教旨,而不认他这个太上皇的圣旨。
如今赵桓回归,朱琏失去了监国的法理依据,赵柔嘉也没有亲政。
理论上赵桓哪怕身为太上皇,也是可以执政的。
却被朱琏的各地官员和民代搞出的大朝会夺了执政空间。
“父皇,几年的时间,就让李敬把朝廷搞成这个样子,若是再给他十年,二十年,岂不是宋人都不知道赵氏了?”
“怪的着谁,若不是你我父子在金人南下时候昏招叠出,任人唯奸,如何能到今日田地!”
“不能逆转了吗?”
“傻儿子,那是民心,周宁有句话你听说过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还有一句,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父皇,你的意思,我欲执政,就是逆势而动?”
赵佶白了自己这个傻儿子一眼。
轮书画才情,轮治理江山,他还是差自己一招。
想当初,自己登临大宝时候还励精图治过。
只不过政务太繁琐,玩腻了。
兴趣放在了别处。
才被蔡京,梁师成,童贯他们带着疯玩,才误了正事。
“你执政,是朝廷法度所应允,但是我建议你不要让柔嘉退位,也莫要轻易改变大宋目前现有的治国方式,朝廷格局,切记莫要效彷太祖!”
现在的宋人,以各大钦命精锐军为骄傲。
杯酒释兵权这种事。
对靖康之难后的百姓而言,非常不得民心。
宋军一场场的胜仗,一次次灭藩属国,大宋各地一次次随着战争的战报欢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