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知府道:“就是本届!”
今年又是科考之年,二月县试选童生,六月乡试选秀才,十月会试选举人,明年五月,那就是全民瞩目的殿试选进士了。
“杨春才14岁吧?你不觉得早了些?”
杨知府摇头:“14岁科考哪里谈得上早?岂不正当时?”
旁边的林铮、林佳良和曾仕贵也都深深认同,因为14岁踏上科考路并不算早,整个大苍其实都是这样的,绝大多数学子第一次科考全都是15岁之前,有14,有13,甚至还有9岁中童生的神童。
大家一惯的认知就是:科考之路能早就早,因为后面的路太坎坷,乡试一卡三年过去了,会试一卡,又是三年过去了,殿试有的人考了十多回,每年间隔都是三年,就这样三年一步的移过去,等中进士的那天,兴许就已经三四十岁了。
“14岁的童生随处可见,但杨大人,有没有听过15岁的进士?”林苏问道。
杨知府也好,林佳良和曾仕贵也罢,一齐摇头。
整个大苍,到目前为止,千年时间跨度内,还从来没有15岁的进士。
“知道为什么14岁童生易得,15岁进士难求吗?”林苏道:“只因童生考考的只是才气,后面三关考的更多的是阅历,一个14岁的孩子,能对军国大事有什么样了不得的见解?对民生有什么样的思考?所以,我并不建议杨春今年科考,我更愿意他在他感兴趣的领域,慢慢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江滩慢慢增长自己的阅历,下一届,他17了,性格定型,阅历到位,我再授他科考之术,他才有望在一年半时间内,走完县试到殿试全过程!”
林佳良眼睛大亮:“杨大人,我觉得三弟说得有道理!”
曾仕贵道:“是啊,杨大人,林兄自己就是一年半时间内走完全程的,他19岁入科考之门,20岁就名满天下,这就是厚积薄发,下一届,杨春如果也走完全程,那简直就是大苍又一个奇迹,18岁的进士大儒,打破千年记录!”
杨知府心中虽依然有忐忑,但被两人描绘的美好画卷还是冲昏了头脑,手一伸,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林家银壶酒:“来,三公子,老夫与你订下这个君子协定!不指望春儿下届就中进士,三届之内能中,杨家给你立个长生祠……”
“靠!大过年的你给我来个长生祠……这杯酒我怎么喝?”
闹成一团之际,小桃过来了:“公子,陈王府的阁心小姐刚刚来给夫人拜年,送了很重的礼。”
场面一下子安静了。
陈王府派人过来拜年?
需要知道,封建礼教的力量还是强大的,规矩还是很严的。
新春拜年,就是各种礼法之大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