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方自己研发大推,还是在没有任何技术储备的情况下,那难度肯定是很大的,进度也绝对不会像那些发动机专家们估计的那样,肯定要经过数不清的磨合期的时间才行,就会严重拖累到歼十的。
如果要让歼十尽快服役的话,用三姨夫,其实是唯一的选择了。
刘上将在这个方面,是相当坚定的,甚至是一意孤行的,哪怕是被别人说成是外行领导内行,以为换发动机很简单之类的,刘上将也要推动下去,因为,他站的角度更高!
下面的科研人员,都是只从技术角度上考虑问题的,而刘将军呢?他却是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战略上的角度来考虑的,技术的问题,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
此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因为这个决定,歼十不得不大变样了,前面的像F16一样的皮拖进气道,变成了机腹的矩形进气道,因为三姨夫需要的进气流量更大,同时,尾部的本来直筒的机身,也变成了蜂腰,中间进行了面积率的修型,后面则是扩大了直径,否则的话,发动机就装不进去了。
“好了,最后,我们该考虑另一件事了。”林将军说道:“我们要如何凑齐这笔钱?”
虽然说价格已经被压低到了三千五百万一架,二十四架的费用,依旧达到了八亿四千万,加上配件,发动机之类的,最后的总金额会定格在十亿左右,这个数字是相当庞大的,在整个八十年代,国内航空最大的一笔项目,那就是5.5亿美元的和平典范工程,而在七十年代,则是斯贝发动机的引进。
现在呢,才刚刚九十年代开始,就是十亿美元,后续还会更多,这么多的资金,该如何的筹措?
苏联允许使用农产品和轻工业品来抵消,这也是最终可以和苏联达成军购合同的重要一点,当年的法国,本来是可以进口到幻影2000的,但是法国人咬着价格不放松,总理过去谈都不行,同时,只接受外汇,不接受农产品,最终无法达成项目。
现在,怎么给苏联人凑那么多的钱?
农产品,那也是有限制的啊,国内还要自用呢,不可能饿着肚子,勒紧裤腰带去买战机的,这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时代了。
“林将军,你有办法吗?”有人问到。
“我知道,苏联人是非常喜欢皮大衣的。”林将军说道:“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了,我们的北方地区的*,都已经换上了暖和的冬季长毛,如果杀光了几个省的*的话,就能够做出一万件的裘皮大衣了。”
林将军是知道苏联人的,他们现在,急缺的轻工业物资中,排名前三的,第一是手电筒,第二是暖水瓶,第三就是裘皮大衣。
(在查资料的时候,被某种人的帖子吓住了,华东之雄怕麻烦,所以还是写*吧,这个不是违禁词,是华东之雄故意用*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