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后期的BlockII批次的标准3导弹,才开始在弹体上进行改进,把前面的弹体加粗到了后面的助推器一样的程度,也就是从340毫米增加到了530毫米,并减小边条翼和尾翼的尺寸,这样实现了五百公里的射高要求。
再后来,还捣鼓了一个680毫米粗的版本,但是由于比MK41的发射筒要粗,所以没法再试装原本的垂发装置,需要专门开发才行,所以这个项目是否是PPT项目就不得而知了。
从标准3的改进款来看,己方的导弹依旧有很大的提升余地,在现有的850毫米直径和九米长度的情况下,经过进一步提升性能,实现一千公里的射高,拦截到洲际弹道导弹的问题还是不大的。
这个依赖于材料等领域里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在众人聊天的时候,秦涛的目光继续望着导弹发射车,此时,两枚导弹已经起竖,指向天空,箭在弦上,即将发射!
倒计时二十分钟,基地的战士开始清理现场,把众人向外面赶。
“这都五百米了,咱们站在五百米外观看,难道还不行?”
“对不起,各位领导,请你们继续向外。”
“一千米了,这都一千米了,还不行?”
“距离是够了,不过我们需要转移一下方位,到背风的方向更加安全。”如果是海上的垂发系统,不是绝对垂直的,而是向外面稍稍偏离一个角度,这样一旦出现了发射失败的情况,导弹会掉到海里去,不会给军舰带来威胁。
但是陆地上的垂发就没有这个优势了,只能是垂直地面放着,冷发射把导弹推出去了,飞起来十几米高,如果导弹点火了,皆大欢喜,如果导弹屁股不冒烟,那就会掉下来!
在后世网络的视频上,就有老毛子的导弹没点火掉下来,一群在外面站岗的大兵们赶紧向外跑的录像。
也有人根据这个缺陷,就鼓吹热发射多好,冷发射不成熟等等,实际上,如果热发射没点火,那绝对比冷发射要难处理得多,冷发射的导弹毕竟已经出来了,热发射的导弹还留在发射筒里的,它的四周还有其他导弹,接下来怎么收拾残局?
派人过去排除故障,那导弹要是突然点火了呢?突然爆炸了呢?
众人站在上风处,一千米之外,远远地看着发射车,经过这样一折腾,时间又过去了十几分钟。
“两分钟倒计时!”
“雷达已经捕捉到目标!”
“准备发射拦截弹,十秒钟倒计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