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不论婆家还是娘家,家里亲人当了会长,那都是光宗耀祖的事儿,即便他是个赘婿。
“记得当初夫人说,你的梦想便是成为像老太君那样的传奇女商,眼下看来,你的梦想就快要实现了。”
“还差得远呢,光是人家老太君膝下金玉满堂便比不上了……”
“嗯……待我凯旋,咱生一窝。”
……
次日一早,大雪送客。
宋澈骑着一头小毛驴儿,身披一件靛青裘袍,头戴黑色斗笠,脸挂白色面具,此次赴楚州抗倭,他不愿暴露身份,便化身为“白先生”。
大家都得叫他白先生。
三千扬州军,大雪赴楚州,就此踏上抗倭的征程。
“宋兄……哦不,白先生,我就纳闷儿了,全天下的人都想着能够抛头露面,建功立业,为何你偏偏要戴个面具,将自己裹得跟个白毛熊似的。”
姜云天身骑红鬃烈马,身穿盔甲,腰别宝剑,虽没有任何军衔,却比任何人都像将军。
宋澈摇头晃脑念叨:“反其道而行之,不走寻常之路,不思寻常之事,非常人也,此乃……逼.道。”
“逼……道?”
“害!就是装逼之道,莫要想歪了。”
不暴露身份,好处肯定比坏处多,他一个什么都不缺的商人,能在这冻得蛋疼的季节随军抗倭,已算是很有担当,可不能再惹上什么仇家。
保家卫国,不就是为了以后能够老婆孩子热炕头么?
大雪里行军,歇得太久反而更冷,再加之军情紧急,队伍一路上都没怎么停过。
本次出征,宋澈特地命人酿制了三大车原浆高粱酒,度数少说在六十度以上。
此酒一口下肚,寒气立马消散七分,烧得人身体发烫,赶路的将士们,都是靠此酒与干辣椒提劲儿。
当然,高度酒除了喝之外,还能燃烧,这便是宋澈为抗倭军队准备的第一大利器。
脑中装着数理化,小小倭寇不用怕!
两天一夜,抵达楚州。
鲍大友直接入了军营,养精蓄锐两日再发往前线。
楚州倭患最严重之地便是东去一百二十余里,一座名为“盐城”的小城。听名字便知道了,盐城乃是淮南最大的盐场所在地,关乎到大半个淮南的民生,重中之重。
大部队都调去前线作战,楚州留守的军队并不多,仅有两千余人,负责锻造兵器,筹备粮草军械,以及募兵等后勤补给。
楚州的温度比扬州更低,雪下得也比扬州更无情,沉浸于大雪之中,又被战争阴霾所笼罩的楚州城,死气沉沉。
趁着军队休整日子,在鲍大友的引荐下,宋澈顺利来到了制造兵器的军器库——
想要主宰一场战争,先进的武器必不可少,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火器无疑是一匹黑马。
为了能更好打造火枪,十天前宋澈便专门派人回苏州,将王家铁匠铺的三兄弟都请了过来,三兄弟打造了一百多支火枪,早就已熟能生巧,且他们生产的火枪,至今都还没炸过膛。
军器所内不乏有能工巧匠,叫三兄弟加以培训,待大批量火枪铲除,必定能给倭寇重重一击。
火枪,便是宋澈为抗倭准备的第二大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