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330 全力赈灾

还有蒸汽机驱动的水车?

有了这东西,引河水上岸应该是没问题了。

问题,让灾民自给自足着实有点难啊!

南居益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道:“皇上,陕西的耕地大多在渭河沿岸,而渭河沿岸的良田大多在秦王府的名下。这个,现在秦王已然削藩去国,地又归到户部名下了,这些地能分给老百姓种吗?”

这些地可不就是留着分给老百姓种的吗?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可以,削藩去国的十八个藩王和没削藩的十个藩王足有上亿亩地,这些你都可以先分给老百姓种。不过,这地不能白给,因为白给的东西人都会眼红,而这上亿亩地又不可能给所有老百姓均分了,所以,这个地还是要算钱的。”

白给的确不合适。

白给的东西不要白不要啊!

而且,这年头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白给的东西,你但凡给谁家多一点,给谁家少一点,那都不得了。

不管你有什么依据都不行。

这不能白给自然就要收钱。

问题,这会儿西北的灾民哪来的钱啊!

南居益不由为难道:“皇上,西北连年大旱,老百姓差不多都揭不开锅了,这会儿他们根本没钱啊,您说,怎么办呢?”

这个好办啊!

泰昌不假思索道:“分期付款你知道吧,让老百姓每年还一点就行了。”

分期付款?

这个南居益还真不知道。

每年还一点他倒是听明白了。

问题,就这样老百姓也还不起啊!

南居益想了想,随即小心的估算道:“皇上,因为旱情这会儿西北粮食产量本就不高,就算能用水车引水灌溉,那些地的产量估计也会减半,一亩能产一石粮就顶天了。

也就是说一个五口之家最少也要种四五十亩地才能自给自足,而按市价算四五十亩地就是将近一千两银子啊!

这么多的银子,普通老百姓就是几辈子也还不起啊!”

这个也不是问题。

泰昌不假思索道:“你放心,老百姓能还得起的,只要他们种红薯和土豆就行了。”

红薯和土豆?

南居益又懵了,因为徐骥种的红薯和土豆都在辽东啊,他又没去过辽东,而且,他跟徐骥也不熟,怎么可能知道红薯和土豆这东西。

他忍不住问道:“皇上,红薯和土豆是何物?”

泰昌细细解释道:“这红薯和土豆是从番国引进的新品种,其产量相当之惊人。

徐骥在辽东改良了几年种苗之后,红薯和土豆的亩产都已经超过三千斤了。

按你说的,西北因为连年大旱粮食产量会减半,那也是一千五百斤一亩,也就是说,一个五口之家只需种上十来亩地就足够了,当然,你可以给他们分二十亩地,剩下十亩种出来的红薯和土豆可以卖了还债。”

我的天,亩产三千斤!

这是什么怪东西?

南居益不由好奇道:“皇上恕罪,红薯和土豆微臣着实没见过,这两样东西当饭吃吗?”

这个好像不能。

不过也没关系。

泰昌想了想,随即缓缓的道:“这两样东西跟普通的粮食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红薯做零食吃还可以,土豆基本都是用来做菜吃的。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漕运大船从南直隶运送大量粮食去黄河沿岸兑换红薯和土豆,沿岸的老百姓想吃红薯就吃红薯,想吃土豆就吃土豆,想吃粮食就吃粮食,随便他们。”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南居益小心的问道:“皇上,这红薯和土豆值钱吗,一千五百斤红薯和土豆大概能兑换多少斤粮食啊?”

这个就不好说了。

物以稀为贵,这东西种多了可能就不值钱了。

不过,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图个新鲜,应该还是比较值钱的。

泰昌估摸道:“头几年红薯、土豆和粮食应该大致是等价的,也就是一斤换一斤,只要我们不在南边大力推广种植,这个价格应该能维持个十来年。”

这就足够了。

南居益当即毫不犹豫的拱手道:“皇上,只要您说的水车、红薯和土豆数量足够,微臣定能解决西北灾情。”

好!

泰昌亦是毫不犹豫道:“那你就暂且兼任三省总督,全权负责西北三省军民事务,全力赈灾!

朕给你配了两个侍郎,一个是徐骥,他可以跟你去西北,专责推广种植红薯和土豆。

另一个是陈子龙,他暂且要留琼州府种植橡胶树,就不跟你去西北了。

朕再给你配三个巡抚,文震孟、倪元璐和黄道周分别出任陕西、山西和河南巡抚,全力助你赈灾。

另外,赈灾所需的钱粮你可以直接向户部申领,你觉得需要多少就申领多少。

总之,一定要尽全力尽快解决西北的灾情。”

南居益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多谢皇上恩典!”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