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阅兵
张玉看着北京城,不由感叹道:“这就是北京城了。简直不敢相信,这一片地方,我是来过的,当时不过是一片空地而已。而今居然是这个样子了。”
虽然而今的北京城与燕王之前的北平城并不是在一起的。但是张玉在这一带生活了这么多年。
对这一带也算是了如指掌了。
自然知道之前这里是这样的。他跟随燕王离开北平,这些年都没有回来过了。再次入关一路所见,简直是一种恍若隔世一般的感情。
算起来,不到十年。
十年之间。平地之间崛起一座百万人级别的城市,在古人看来,的确是震撼非常。
练子宁同样感叹道:“是啊。大变样了。”
练子宁对眼前北京城,其实并没有多少感受。他的心思还之前看到的铁路上。
面对铁路,练子宁高兴之余,还有一些挫败感。
练子宁是为何夕高兴的。
毕竟,练子宁很清楚铁路在何夕很多设想之中,有什么样的地位,那简直是国家的血脉。有铁路的地方,就有国家力量的投射。
有铁路的地方,就是国家不可分割的土地。
更知道,铁路代表的科技含量,蒸汽机的运用等等。
这也是练子宁的挫败感。
当初何夕提出很多想法之中,练子宁为了草原的长治久安,选择了青储法。当然了,其中也有一个原因,在练子宁看来,何夕提出的其他想法,都太好高骛远了。唯独青储法,虽然有难度,但是他相信一定能够实现的。
而今练子宁做到了。
漠北草原上,已经开始有定居点了。
牧民的生活习惯改变,虽然需要时间。但是在现实的利益面前,谁都知道该怎么选,不用青储法的时候。每年冬天的牲畜都要饿死很多。但是有了青储法,每年冬天就很容易过去了。
而且,可以用更少面积的草场养活更多的牲畜了。
更不要说,练子宁在草原上,也种出了燕麦,土豆,等各种作物。也让牧民们,不仅仅只能靠畜牧业过活了。
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可以说,有练子宁在,燕王对漠北蒙古各部改革与统治,才那么顺利。蒙古各部的勇士,才会那么奋不顾身的为燕王效力。
练子宁对自己的成绩,还是很自傲的。
虽然说,燕王自立于朝廷在外,在练子宁心中是有隐忧的。毕竟每一个大明知识分子心中,都有一天下的梦。练子宁本人也没有想到,而今他会为藩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