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人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吃掉几十个建虏,那样没有意义。”
听到是沈浪的命令,吴旗总顿时露出敬畏之情,连忙道:“沈大人的眼界,自然不是我等能比的。既如此,我等该如何应对?”
锦衣卫沉吟了一下道:“咱们继续先按这个方向走,我向上面汇报一下再做决定。”
……
沈浪停留在京师和昌平州之间,便没有再动了,因为他知道建虏最终会主动来到京师的。
他已经基本确认建虏这次突然入寇的主要目的,那就是报复。
报复无非几种方式,首先就是疯狂的杀人,杀得血流成河,自然能稍解心头之恨,也能产生极大的威慑。
这从建虏分兵去追击撤离的明军和百姓就可以看出来,而且建虏大军还为此放缓了速度,显然是想在抵达京师前收集到足够的人头。
其次,建虏的另一个目的便是攻打一国都城,即便打不下来,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威慑方式。
不然的话,若建虏只是为了劫掠,根本不会走这条路线,这条路线上半年已经被阿巴泰走过了,再走一次很难有多大收获。
若为了劫掠,就应该去宣大和山西,那里已经养了上十年了,可以进行收割了。
沈浪猜测,待建虏的威慑目的达到,在返程之前,很可能会去宣大和山西一趟,大肆劫掠一番,他们不可能空手而回的。
既然分析出了建虏的作战目的,沈浪自然会针对性的制定出一系列计划,不停收集情报的同时,不断的分化建虏大军。
分化建虏大军不难,之前让锦衣卫探子不断制造恐慌,让撤离的人群按照不同的路线逃离,就是为了让建虏分出更多支的分遣队进行追击。
而想要收集更多人头和俘获更多人口的建虏,果然按照沈浪的猜测,分出了一支支分遣队四处出击。
对他们来说,现在的大明能够威胁他们的力量少之又少,几乎任由他们来去自如,所以也没什么顾忌。
锦衣卫在李若琏的命令下,抽出大量骨干紧盯这些建虏分遣队,而沈浪也第一时间派出自己的分遣队跟过去。
一份份消息从四面八方传过来,有几个消息立即引起了沈浪的注意,是有关建虏几个分遣队动向的。
其中有两个建虏的分遣队周围有己方的分遣队在活动,一个是正红旗约六七百人的分遣队,一个是镶白旗近五百人左右的分遣队。
相对来说,正红旗这个分遣队的诱惑力更大。
一是因为他们数量更多,另一方面是己方在这一块区域的兵力更容易调动,吃掉这支建虏分遣队更保险,也相对容易一些。
但是,沈浪还是迅速的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镶白旗那支分遣队上面。
建虏有他们的目标和作战意图,沈浪自然也有自己的目标和作战意图,他很清楚军事就是为政治服务的。
当军事和政治冲突的时候,就要优先考虑政治。
沈浪的政治目的就是削弱多尔衮的实力,军事上就应当为这个目的做出让步,优先攻打多尔衮的两白旗,比如眼下这支镶白旗的分遣队。
原本以为两白旗会跟在阿济格身边,很难直接去攻打,但没想到阿济格会主动分出来一部分当成分遣队。
这个举动虽然看似突兀,但稍微一想,沈浪也就明白了。
多尔衮这次之所以让自己兄长阿济格担任主将,自然是为了给阿济格积累军功,从而方便阿济格掌握更大的权力,也就间接的增长了自己三兄弟的实力。
机会给了阿济格,这军功的多寡,肯定还是要阿济格自己去争取。
几个月前阿巴泰收获巨大,阿济格心里肯定会不自觉的向阿巴泰看齐,再怎么不能表现得比阿巴泰弱太多。
所以,有好机会,阿济格肯定会优先考虑两白旗。
明军不战而逃,还有什么比追杀逃兵更能捞取军功的呢?
既没有太大的风险,又可以为两白旗捞取政治资本,阿济格就算是神经粗大,也不会想不到。
所以,正白旗和镶白旗,他都抽出了部分派出去,却是正中沈浪下怀。
PS:非常感谢“tongtonmag”的五百币打赏,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