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两每锭的银元宝,每个箱子装五十锭,一箱就是五千两,1155000两白银,足足装了231箱,一箱箱堆在一起,在离岛外面的空地上,平空堆出一座令人震撼的银山。
打开箱子,一锭锭银元宝在太阳底下散发着柔和、诱人的光芒。
看到这批银子,杨双智心里有些感叹,虽说几经波折,也曾经暴怒,但是这笔百万巨款自己终于筹到了。
大明朝,能在短短时间内筹到百万巨款,也算是一号人物,杨双智自己都感到有些自豪。
这些晋商,没谈妥之前,百般狡猾,可是一旦谈妥,就会不折不扣地完成,那种执行力和协调力,高效得就是杨双智也自叹不如。
难怪成为赫赫有名有的商帮。
清算没有问题后,杨双智向虞进走去,笑着说:“虞兄,可喜可贺,如今你是名利双收,又生财有道,杨某都要眼红你了。”
虞进哈哈一笑,一边回礼一边说:“杨兄这是谬赞,不是取笑小弟吧?”
“哪敢?”杨双智一脸认真地说:“虞兄本来就声名在外,潭柘诗会过后,更是名声大震,现在虞兄在京城可以说如雷灌耳,不仅一举扬名,还拿赢来的彩头在京中大设粥棚,周济那些贫苦的百姓,哪个不知,哪个不晓?现在出售泰升镜,一下子进帐百万两之巨,真真正正的名利双收,能不眼红吗?”
潭柘诗会,虞进毫无争议地当选诗魁,还从袁成峰手上赢了一大笔彩头,这笔钱用来施粥,获了一个“小善人”的称号,可谓德才兼备,成为京城的风云人物。
“托杨兄的福,名有一些,至于利。用到很多珍贵的材料,手工又复杂,特别是原料,其实也就赚个小钱糊口。”虞进含含糊糊地说。
成本的问题。除了虞进,没人知道,自然是说多少就多少。
虞进的成本多少,杨双智并不关心,他只关心自己能赚多少就已足够。
“按我们议定。这里是115万5千两白银,虞兄,清点一下吧。”
“杨兄果然了得,这么短时间就筹得这笔巨款,佩服。”虞进恭维道。
杨双智反过来恭维道:“虞兄这么短时间收得这笔巨款,更是佩服。”
“看似短,其实积累时间很长,那好,杨兄不介意小弟验一下吧?”
“不介意”杨双智突然拦住虞进道:“虞兄,你保证一年内不再售给他人?”
在交易前。为了谨慎起见,杨双智还要确认一次。
涉及逾百万两,景王在京城的产业尽数抵押,附近的流动资金也差不多全抽到调一空,责任重大,就是一向自信满满的杨双智也忍不住再罗嗦一次。
虞进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我们白纸黑字写了在契约上,这还能马虎?杨兄放心,在商言商,从我们交易完那一刻起。一年之内不再出售,杨兄你也可以派人查看,看有没有一面泰升境流入市场,要是有。你拿鞋底抽我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