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给的答复语气倒也诚恳。开始说朝廷已经在商议准备,只是这几日太后抱恙,无法临朝决断。要等太后康复。后来又说太后已经同意,群臣已经议定,现在正在商议流程礼节,是大司马来京城还是朝廷去姑塾传旨加礼。
十余天过后,给出的答复是,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现在唯独缺少一份锡文。已经让大晋名士,以文章精绝著称的吏部郎袁宏撰写加九锡的锡文。
又几天过去,给出的答复是,袁宏写的锡文没能体现桓大司马的丰功伟绩,道德声望,所以上下均不满意,需要修改。请大司马耐心等待。
就这样以各种理由拖延,一拖再拖,一直从三月初拖到了三月底。桓温心里其实已经很清楚自己被谢安耍了,虽然他的奏折一封比一封措辞强烈,甚至写信给谢安,斥责他不守信用,食言而肥。但是,桓温心里也明白,自己已经无法领军去京城找这些人算账了。
桓温开始认真的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便是自己死后,桓氏的实力如何保存的问题。这是目前最现实的想法。
自己为朝廷立过功,但是,自己也做了一些事。这些事在某些人看来是大逆不道之举。自己死后,桓家会不会遭到清算?会不会成为众矢之的?而自己一旦去世,谁又能抵挡接下来对桓家的暴风骤雨?谁能保全桓氏家族,保全自己苦心经营所建立的一切?
桓温觉得,趁着自己的脑子还能思考,自己必须要定夺此事,想出一个完全之策。
桓温认为,即便自己死了,桓氏依旧掌控着大量的兵马。桓豁的荆州军和桓冲的江州军,以及自己手头的姑塾兵马,所辖的驻守江北寿春广陵京口等地的兵马,加起来也有十几万之多。按照谢安王彪之等人的行事风格,他们当不至于大动干戈来彻底进行清算。
因为道理很简单,如果他们对桓氏大动干戈,那便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大乱之局。谢安不会这么做,谢安和自己一样,其实是不愿意看到局面彻底恶化,为外敌所乘的。
然则,明面上的手段朝廷肯定不会用,要用也是用阴招。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很重要,因为自己死后,需要一个人能够维持整个局面,保全桓氏的实力,且不会被谢安等人清算。
三弟桓豁是不成的,他行事无谋,行为放浪,不得人缘,不能服众。自己死后,若是他来执掌桓家,必然生乱。四弟桓秘也不成,桓秘只能因人成事,缺少谋断,且脾气暴躁。桓氏不能叫到他手里,否则必然断送。
长子桓熙也不成,那是个废物草包。此子桓济也不成,之前自己对他寄予厚望,但新亭之事可以看出,他也是个废物。桓歆、桓帏二子也不成,他们性格软弱,不成气候。况且太年轻,根本不能掌事。幼子桓玄倒是聪明伶俐,可惜还是个小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