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虽然知道新政会带来的影响,但他从来没办法从宏观的角度看到改变,江逸实现了他这个心愿。
画面之中,正直的士大夫纷纷赋诗填词,对新政极尽赞扬,民众也为之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新政太好了,范参知是真正心系我们老百姓的人啊!”
“我们大宋肯定又能发展起来了,现在可是前程大好!”
“我已经写好了一首词,专门用来褒奖新政的,这位词友与我论论如何?”
观众们看到这景象不由跟着笑了起来,但一想到庆历新政实行没多久就失败了,不由又为百姓们以后的日子感到担忧。
现在有多开心,靖康之耻的时候就有多难过啊,虽说这并没有发生在仁宗时期,但如果仁宗时期能够实行这一场变革,也许一切都会好不少。
范仲淹虽然不知道靖康之耻,但他看到这样的景象,从最开始的笑容满满,到现在,逐渐满脸愁容。
“这样的景象,若是能再持续下去,老夫死又何妨?可惜,可惜老夫没能做成商鞅,大宋没能迎来一个孝公!”
范仲淹连连叹气,看向江逸道:“庆历新政失败后,大宋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了,冗兵资费更是加倍……”
“修武备,那些人为什么不同意修武备,原因就在此处,他们想要从中拿钱,想要中饱私囊,却置大宋的黎民百姓于不顾,不把百姓当回事!”
“等到朝廷财政空虚了,他们又开始拼命地进行搜刮,农民和士兵的斗争刚刚下去,各地农民又开始新的斗争,这样一个内忧外患正在不断加剧的国家,若是不实行一场大的变革,将来如何能够保全百姓……”
范仲淹抬头望向天空,发出一阵极为沉重的叹息,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来表达和宣泄自己的心情了,他满腔的愁绪没有地方发泄。
这么多来,他不知道积压了多少痛苦在心底,以至于如今病入膏肓,却毫无办法。
“后世啊……”
范仲淹喊道。
“晚辈在。”江逸郑重应道。
范仲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陛下之后……如何啊?”
“老夫,本不想问,可老夫实在是做不到,置黎民百姓的生计不顾……”
范仲淹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他实在是不想再忍了,他想要找一个人尽情地诉说自己的心事,想要有一个人能够懂自己。
这个人,他本来期望能是自己效忠的陛下,可惜,就是陛下,也挡不住那些贵族官僚啊,还经常会受到挑拨。
江逸回道:“宋仁宗之后,大宋先后迎来了宋英宗、宋神宗等等,待到神宗时期,也出现了一个变法。”
“哦?神宗时期也有变法?”范仲淹惊诧道,随即忐忑地问:“那……变法成功了吗?”
“神宗时期是谁的变法呀?”
“就是啊,原谅我孤陋寡闻,我可从来没听说哎!”
“呜呜呜,历史老师在哪里,快出来给我补补课吧!”
观众们十分好奇,范仲淹主导了庆历新政他们不知道,宋神宗时期也有个变法,他们也不知道,好歹也是华夏文明啊,怎么能什么都不知道呢。
弹幕涌现在江逸脑海,江逸暗想:唉,这又是一个提起事迹,很少有人知道,但一提名字或者他的诗句,就几乎所有华夏儿女都知道的人了。
那么,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