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在城市里长大,没有去过农村的孩子们对着爸爸妈妈感慨道。
“等哪天带你回老家看看,你就知道啦。”
“老家,是城市再好,也代替不了的地方。”
一些青年爸妈和中年爸妈,都对这一幕深有感触,在他们小时候,这样的场景在农村还是很常见的呢。
孩子们一听马上点头,恨不得明天就能去看一看。
江逸一脚,踏入一座庄园之内。
他一边走,一边问道:
“鹊惊蝉鸣、蛙声一片,不知观众们可有想起某句诗词?”
顿了顿,又继续道:“饶城,是辛弃疾晚年生活的地方。”
“在这里,他深受田园的恬静和反村民的质朴熏陶,灵感纷飞,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句。”
“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就有形容饶城黄沙岭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他的词句,光是现代现存的就有六百多首,是两宋时期存词最多的作家,被誉为‘词中之龙’。”
“他和苏轼合称为‘苏辛’,和并称李清照‘济~二圣’。”
江逸走过一处亭子,亭外的池塘边上,青蛙蹦上荷叶,雨点淅淅沥沥的飘落,好似纤纤少女的玉手轻轻拂过,荡起层层涟漪。
碧波映月,繁星点点,天地间,似有两处星辰同舞,叫人心旷神怡。
观众们还未见人,便已被这庄园主人的风雅和品味所吸引。
这可真是养老的好去处。
江逸想着,又不由摇了摇头,可惜,南宋太过窝囊了。
倒不如回现代时,多去饶城走一走,看尽秀美风光,品饶城文化。
约莫走了一分钟,江逸来到一处庭院,庭院正有一个老人拿着把剑,时不时发出“咳咳”的咳嗽声。
江逸心想,辛弃疾先祖应该不会那么相信科学吧?
否则这顿砍,怕是免不了了。
他加速往前走去,并为观众们介绍背景:“此时是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辛弃疾先祖已经年过67,再有一年,便会因病而逝。”
“啊,怎么又是晚年的先祖啊,江神就不能再对话几个年轻点的吗?”
华夏观众一看到那个白发老人,就忍不住有些心酸,纷纷敲击着弹幕:
“就是啊,我最见不得壮志未酬的先祖了,他们太苦了。”
“唉,我倒是希望江逸能够对话到晚年的岳爷,可是……”
“咱岳爷连晚年都没有……”
“这么想的话,也许先祖能有晚年对话,也是一件好事吧。”
后世观众只能以此寻求宽慰。
事实上江逸也想过,去对话年轻时的辛弃疾。
可想了想,如果这样的话,很容易形成一种交流偏差。
要是不小心对话到了诗词,江逸忽然蹦出几句年轻辛弃疾还没写过的,那自己岂不是限制了这位先祖的才华,把他的路给堵少了?
经过和岳爷对话,怎么也说不通赵构,最后只能砍他的教训之后,江逸也不想让年轻的辛弃疾知道未来的南宋格局了。
那样他只会提前沉浸在无力改变的时局之中!
甚至按照他的性格,一旦知道只会更加执拗地想要改变朝廷的现状。
到那时,他怕是会惹来杀身之祸,这是江逸绝不想看到的。
就在他靠近之时,辛弃疾也注意到了这个神秘来客。
这人自己在村里从未见过!
看他的奇装异服,莫不是哪位异族?!
“贼人?!”
辛弃疾顿时来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