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孟喆结果合同大致的浏览了一遍,大部分的合同条款都是早已经草拟好了,只有两三条附加条框是额外增加的新条款。那些提前拟定的条款不需要多看,因为都是反复推敲过多次才定稿的内容,所以孟喆也就是稍微看了看最后添加的那几条条款。
看完之后孟喆发现,最后那几天条款其实中心思想就是如果叶琦的爸爸,能够将辽宁省的市场经营到在业绩东北三省最好,那么就将获得东北大区的总代理权。换而言之,自然就是经营不好的话,就得不到这个大区的代理权……对此孟喆自然没啥意见,虽然做生意必须要有道德底线,但做生意终究不是做慈善,总不能让不适合的人将生意搞的一团糟不是么?
“澜姐,叶琦她爸爸人挺不错的,我还以为你会直接就把整个东北大区的总代理权都交给他呢。”在表示了合同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孟喆笑着说了句。
“叶先生人确实不错,又刚好经营着服装厂,可以为就近为我们的孔孟华章做代工,但现在将辽宁省的一级代理权交给他就足够了,能不能让他做东北大区总代理以后再说——生意场上现在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得三北者得诸侯、得京沪者得天下,所以这么重要的市场,我可没这么容易将放手交给谁来独自代理。”
孔澜先肯定了叶琦爸爸的人品,不过随即就有说出了它没有答应将总代理权交给叶琦爸爸的原因。
所谓的得三北者得诸侯一说,孟喆倒也是略微知道一些的,这个其实专指的价格比较低廉面向普通大众的生活必需品竞争——统称为三北的东北、西北、华北,在90年代末的将近20年中,几乎所有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的国产品牌,无一不是从打‘三北‘市场起家的。
至于原因么,大抵也这个三个市场幅员广阔、人口众多,而民众收入不高、姓情梗直,消费心态不太成熟,适合那些价格低廉,品质一般而需求量大的曰用消费品打出名声!
所以相对而言,处于原始积累,创业阶段的国产品刚好适合这些地区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在‘三北‘东冲西闯,不会遭遇到跨国品牌的覆盖和冲击,因为跨国品牌专注的是更多是沿海开放城市。其实,直到今天得三北者成诸侯,得京沪者得天下.仍是一条屡试不爽的中国市场竞争法则……孔孟华章的服装,虽然设计走的前卫路线,但价格却走的是亲民的低价策略。所以,想要在沿海发达城市,和那些正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向国内市场渗透的跨国服装品牌进行竞争,就是件劳神费力还不讨好的事情——90年代国人崇洋媚外的心态正浓,表现中国人纽约刷盘子的《燕京人在纽约》都能引起出国热潮的时代,果然还是先去在三北市场站稳脚跟,将品牌做起来之后再反攻沿海市场比较好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