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璠要回城了。
来的时候是两人两马,回的时候,多了好几人。
除了吴桐的“新娘子”、小姨子外,还有四五个大舅子、小舅子,多是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准备跟着自家姐夫、妹夫进城,搏一场富贵。
离开前,吴世璠曾邀请丁老汉全家一起入城,但老汉拒绝了,说是自己在这个山窝里呆了半辈子,习惯了。
而老汉的儿子家和女婿家也表示,要留下来侍奉老人,一同留下的,还有几个年纪较小的娃娃。
剩下的年轻人,全都由跟随吴世璠主仆二人入城,寻个生路。
吴世璠主仆二人表示理解,留下身上的一些金银后,就离开了。
临离开前,吴世璠在送行的丁家人前大声喊道:
“老人家,我会来看您的,一定会的!”
没想到,送行的老丁头也是很配合地大喊:
“好啊,我等你来!”
一老一少两人的声音传遍整个小山窝,惊得林中飞鸟乱腾。
看到丁老头忽然这么配合自己,吴世璠有些惊讶。
莫非他发现了?
难不成这老头还真的是武林高手?
而众人都一脸不解:两人离得那么近,用得着喊那么大声?
丁老汉肯让家中年轻子弟,随吴世璠进城闯荡,是有考虑的。
一方面是年轻人在山里待不住,躲久了,真就成了无知山民了。
趁此机会,去城里看看。
若是合适就留下来,若是不合适,退回小山窝里吃杂粮甘薯,也不是不行。
另一方面,是山里田地不足,粮食当真不够吃。
留几个小伙子在山里,大家一起吃糠喝稀,还不如年轻人去外面闯闯,老家伙们躲在家里,那这样地里的粮食也够吃。
而吴世璠想的是,自己一直想掌握自己的力量。而这几个年轻人,就是自己能掌握力量的种子。
双方一拍即合。
告别完丁老汉等长辈,众人重新走进山林小路,前方带头的是丁老汉的长孙子丁一川,身形灵活矫健,用一棍木棍在前方扫开挡路的荆棘。
十七八岁小伙子,身上没几尺布,拿着跟木棍扫去。
后背却是背着一把长长的、带点弧度,有点像木棍又像长刀、有些不伦不类的武器,整体显得有些不搭配。
吴世璠好奇道:
“一川啊,你背着的是什么?”
“梅莺。”前方开路的丁一川头也没的答到。
吴世璠以为对方没听清楚,跟他解释说:
“我是说你背上背着的那个是什么东西呐,哪来的啊。”
“对啊,就是这把刀,名字叫‘梅莺’啊,我爷爷给我的,说是当时他师父传给他的。”丁一川一脸的认真。
“你会用?”吴世璠有些不相信。
还给刀起名起这么好听,该不会老头当年从驾前军当逃兵的时候,随手顺出来的吧。
“是啊,从小爷爷就教我用刀,我们这几个人,从小到大,每天都得舞刀一千次才能睡觉,每天全身都酸得要死,比种地还累。”
听丁一川这么说,丁家几个手持长棍的少年纷纷点头称是。
吴世璠这才注意到,几个少年每人手上,都是手持一人高的扁平长棍作为防身武器。
说起爷爷,众人有些心有余悸,老头平时严格的要死,现在终于能离开老头,大家也是兴奋异常。
吴世璠没去在意,一行人离开了山林,重回官道。
浩浩荡荡近十人,身上着装形状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