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斗耆国也从他国借来了足够支用一年的粮食,这么多闲人不用白不用。于是就利用这些劳力,在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建设运动。
大建设项目包括开垦荒地,营建水利,养护道路,扩建城关,建房修屋等等。
每个参与劳作之人,都能得到报酬,按量计酬,按日发放。
夷人还是第一次拿工资,都觉得这种方法非常不错,至少旱涝保收,省心安心,不像自己谋生那样担忧害怕。
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异常高涨,连女人、老人和小孩都来到工地上,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为家里多拿回一些粮食。
不止是新移民,忙完农事的平民们也经常来做工,甚至还有很多奴隶在工地上劳作。
各家的奴隶突然倍增,一些主人今年耕种的田地不够多,劳力溢出了。他们急需节约成本,便把自家多余的奴隶都派来做工,赚到的粮食自然也是主人的。
因为工地上管一顿午饭,奴隶也能和平民分到一样多的饭食,为了这顿好饭,奴隶其实也很乐意来工地上干活。
这样算下来,参与到大建设中的人力,可能有两万之多。有这么多人口可用,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同时开工,整个斗耆国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眼前这条水渠也是其中一个项目。
斗耆国以前的水利设施非常落后,绝大部分良田都是沿河分布的,引水渠也是各家自己挖的。这些水渠又窄又短,灌溉不了多少地。
而远离河流的田地,只能靠天吃饭了,大都是中下等的旱田。
倒不是各家不想挖长渠,而是挖掘渠道这种工程不但需要大量人手,还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才行。
不要以为在地上挖条沟就能引水了,还有地势高低的问题,水不会往高处走。这才是最难的地方。
先不说在高处掘深沟需要多少人力,光是能通过目视测量海拔高度,规划渠道路线的人才,在这个时代就找不出几个来。
所以,挖掘长渠的难度非常高,平原还好,地形复杂和地势较高的地方几乎都没有水渠,除非本来就有水源。
斗耆国不缺人力,技术方面,聂伤虽然懂得水平原理却也不知道如何进行大规模测量。干脆用最笨的办法,直接挖穿高地让水流过。
至于高地上的土地如何灌溉,他只好又现场发明水车往高地汲水。
工部已经把水车模型试验成功了,一部大型水车正在制造中,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实地运行了。如果成功的话,这种灌溉神器就会在斗耆国全面普及。
“不是如果成功,是必须成功,一定能成功!”
聂伤指着前方的高地,神情严肃对勃说道:“渠道开通的那天,我要见到水车在哪里转起来!”
勃的黑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悠然拱手道:“不用等到那天,半月,后它就会立在这道渠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