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穆帮着指挥安排人手,砌坝的时候哪块石头应该往哪儿放,都是他在指点,无不契合。再填充上沙袋、黏土夯实,牢牢固固,除了出水口,半点儿缝隙不露。
乔小如瞧了好一会儿瞧得暗自称奇,这位族长大人好像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万事不管嘛……
水坝上有他看着,乔小如便让乌朵派了两个人带自己和傻夫君再去逛一逛各处溪沟山涧,看看哪儿的鱼比较多,到时候该抓鱼种鱼苗了,心里也有个数。
乌朵便和杜鹃亲自陪着他们,又叫了两名力气出众、弓箭武力也颇为出众的青年陪着一起。
结果走了四天,每每用随手猎到的鸟雀山鸡等内脏做诱饵,引得溪沟山涧中无数鱼儿前来争食。
因此除了白甲,又挑出了三种别的比较有特色的鱼,弄回去尝了,黎账房、唐六斤、关为等都大赞特赞说味道极是鲜美,并且在外头市场上都没有见过的。
乔小如不知道这是不是全都是这儿独有的特产,毕竟在这古代,交通不发达,各地物产交流也不像现代那么广泛而普遍,基本上南北无差别。
或许在别处也有这样的鱼出产也不一定。
但是,只要附近州县没有、或者罕见,这便足够了。
等到秋季时,也不用找别的销路,只需要给如今卖竹笋的那几家酒楼一家每一样免费送上两条,他们尝过了自然就有判断要不要了。
不要也不要紧,酒楼多得是,只要鱼真的好,总会有人要的。
这三种鱼没人知道汉话名字该怎么叫,乔小如和黎账房等便根据形象胡乱取了名字。
身形银白色呈流线型、尾巴展开像燕子尾巴的叫“银燕”;鱼身外沿长着一圈淡金色丝线似的叫“金丝”;还有一种生长在清澈的泉水中,两腮边有尖利的骨刺,就叫做“刺泉”。
这三种加上白甲,是在各处溪沟山涧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乔小如便选定了这四种,到时候一起混着养。
偶然之间,在走探这些溪沟的时候,乔小如无意间在溪沟里发现了一种拇指大的小香螺格外多,捡了许多拿回去炒了吃。
加生姜、大蒜、黄酒、干辣椒,拔了点儿紫苏添加,老远都闻得到那浓郁馋人的香味。
嗦一口肉质甘美鲜香,回味无穷,好吃得根本停不下来。惹得自打发现这天之后,每天乔小如和傻夫君都要捡一大堆带回去吃。
当然,这是对于乔小如、黎账房、唐六斤、等来说的,乌朵等依然表示很不可思议——这玩意儿能吃吗?
水坝拦成,乔小如和黎账房、唐六斤等都去看了,与规划中的一样,看起来也很坚固牢靠。
为了防止山水暴涨期间对水坝的冲击,还特意在旁边挖了两条用来泄洪的水道,且水坝的泄水口也设计得十分巧妙——这都是乌穆的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