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四年末,朝堂上突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准高俅因病请辞奏,徙封陈国公,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一宫使。
对于百姓而言,无论天子官家给了高俅什么样的补偿,其中一条却是确定的——那就是高俅再次罢相了!
联想到蔡京在无数弹劾之中屹立不倒,而高俅反而因为一通子虚乌有的流言而遭到了这样的待遇,街头巷尾自然是议论纷纷。
原因很简单,作为东京城的百姓,他们也许不懂朝廷政令,但有一点却是人人都看在眼里的。
传言中高俅家人经营的那些铺子产业,隔三差五便有各种义举,或是资助穷人家少年念书,或是周济米面,或是寒冬腊月开设粥铺。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成年累月做下来,自然为高俅积累了一些声名。再加上高俅不像蔡京那样虽说继承了王安石的政见,同样也继承了那些骂名,他在朝野中的风评要比蔡京高上一筹不止。
然而,这一切都难以弥补蔡京即将一人独相的事实。旨意下的当日,蔡攸府邸便肆无忌惮地设宴庆祝,倒是原本应该高兴的蔡京却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
去了一个心腹大患原本是好事,然而,倘若又平白无故多了一个熟悉自己的敌人,那么,他先前的所有功夫就全都白费了。
多年苦心栽培,想不到竟是养了一个白眼狼!就在这样一片纷乱的议论中,刘仲武那里却再次传来了捷报——由于西平军司龟缩至瓜州沙州一带,肃州不战而降!
历来中原用兵都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因此,这个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顿时冲淡了百官对于如今朝局的忧惧。
当然,那些以为朝廷开疆拓土过快,不该单取西北不毛之地的议论也同样存在。
在这些人眼中,但凡不是中原之地的。大可拱手送给蛮夷,不必花费天朝之兵前去征讨。
这样的迂腐意见赵佶自然不会去理会,当时盛唐之时,西域各部族无不臣服于诸都护府之下,这样的盛景作为一个君王不会不渴望。
再者,西凉数州并不是传统意义的不毛之地,高俅当年给他灌输地贸易论他到现在还牢牢记着,心里不免盘算着等到拿下沙州瓜州。
便可以派出一支使团往西而去。和报捷的人一起进京的还有十岁出头的刘琦,对于这次来京,他心中自然不是没有好奇。
而即使是他的父亲刘仲武,也不明白为何前次的圣旨上会提到刘琦的名字,因此此番不得已之下只得将其送到了京城以备召见。
刘仲武有九个儿子,其他年长的儿子也不乏立有军功者,此次唯独召见小地,自然让很多人有所不解。
由于刘琦年纪小,在随行将佐往枢密院报备的时候,他便只能呆在外头等候。
他却也不怕生。好奇地打量来往的官员不说。还悄悄地往枢密院中张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