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七百二十四章 朱瞻基与朱瞻墉

巴里黑地区到木尔坦地区,也就是后世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直线距离不到一千里。

如果从交趾行省占城府出发,通过海上航线,需要绕过旧港宣慰司,通过马六甲海峡,抵达南端海岸信德地区的距离有一万余里。

北天竺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木尔坦都督府,任礼的行府所在。

建造的房子越来越多。

大明工局体系开办的水泥厂,木料厂,以及来自于撒马尔罕的铸造厂,冶铁厂等大宗货物,成为当地主要建筑材料的供应区。

因为货物的频繁贸易,运输的障碍成为了最大的难题。

关于建设撒马尔罕到木尔坦地区的铁道工程计划,率先由铁道工程部提出,获得了大明工局的支持,以及都督任礼的赞成。

乘坐马车,都督任礼在卫队的保护下抵达了拉合尔。

原德里苏丹国西北地区的平原成为了大明管理的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弥补了西部七省的短板,完成了经济贸易体系的闭合。

多年来兴修的水利系统,以及灌溉体系,乃至于玉米、土豆、番薯等高产作物,终于获得了朝廷的开放,开始在西部七省,以及巴里黑地区大量种植。

农业的恢复,带来了粮食的稳定,粮食的增长,促进了地方的稳定。

不知不觉间,巴里黑这片不稳定地区逐渐的安宁,“火药桶”的解决,又让大明在整个西部的治理得到了保障,依托国内的经济基础,奠定了更大的贸易体系,也让西部七省,以及拉合尔、巴里黑、木尔坦等天竺五省开始了富庶。

这些原本繁华的地区,虽然没有恢复西方的商贸通道,靠着传统的丝绸之路得到的繁华,但是因为依托大明的生产体系,走上了另外繁荣的道路。

但这个过程中,大明人的身影越来越多,土地上生活了更多的大明人,乃至于学校、道观、佛庙,以及官方指定语言文字等,无形的改变了环境。

门口的春联写着大大的汉字,经历了风吹日晒,已经泛白了起来。

土房和石头房子仍然占比不少,不过多了许多的水泥钢筋楼房,以及三合土的瓦房,大明园林式建筑风格逐渐昌盛。

穿着中制装、工字服、长衫或短褂的人多了起来,许多人在路上遇到熟人互相行礼,谈话充满了平和。

礼的前提是温饱。

只有吃饱了饭才会诞生更高一层的基础。

大量的大明人的到来,不光带来了繁荣,还带来了文明,这些繁枝缛节,成为了当地人追捧的行为,当地的上层们学习礼仪。

道路并不像国内那么宽广,只是夯实了一些,铺设了一层碎石头。

任礼的马车采用了国内的橡胶轮胎,乘坐更加的舒适,因为稳定性,又让马车的寿命延长,不像以往那么容易损坏,又添加了更多的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